巴以冲突中的文学家,是不是妇人之仁?

巴以冲突,沉淀了几千年的冤冤相报,是压迫、反抗、反攻的死循环。麦凯恩也不能说是偏袒巴勒斯坦。他也在琢磨这个地方到底怎么回事。

责任编辑:刘小磊

科伦·麦凯恩和他的小说《无极形》(方柏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资料图/图)

科伦·麦凯恩的小说《无极形》(Apeirogon),背景是巴以冲突。故事的叙述方式新颖独特,有突破性,作者本来寄予厚望。这位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也被全世界各地邀请去宣讲,结果一场疫情,使得所有这些发布会都被取消,书没有预想的爆红。此书的改编权被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买去,却至今没有动静。不知这些导演买改编权,是不是和房产商买地皮一样,是要捂着图增值的。有时候行情不好,捂着捂着就给捂死了。

但这次巴以重新发生战争,又让人关注起这部图书来。

麦凯恩的小说多将虚构和非虚构相结合,虚实结合疗效好。他有时候是用一个真实历史时间和人物为主线,上面的珠子是虚构的。有时候珠子是真的,主线是虚构的,有时候主线和珠子都是真的,珠子的色泽是虚构的。他一会儿实一会儿虚,玩的就是一个心跳。

在小说《无极形》中,以色列女孩斯玛达尔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的自杀炸弹炸死。巴勒斯坦女孩阿比尔,则被一个十八岁的以色列士兵的橡皮子弹砸中后脑勺死亡。这两件事相距十年,都是真的。阿比尔的父亲巴萨姆,是法塔赫的战士,因用手榴弹袭击以色列,在以色列监狱蹲了多年。斯玛达尔的父亲拉米,是一位以色列平面设计师。这两个以不同方式失去了女儿的父亲,最终走到了一起,通过“失子父母圈”组织,开始讲故事,宣讲和平和对话,并以故事作为疗伤的手段。魔幻的是,小说出版前后,两个女孩的父亲还和作者一起,做了些在线的活动。还没有几部小说的人物走出画面,和作者携手宣讲的。这种造型想起来都有点科幻,有点《时空画师》了。

《无极形》出版后,纳福塔里·摩西在《以色列时报》的博客上发表的一篇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