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怜悯

作为“老三届人”的一员,在刚刚读完这篇文章的一刹那,我承认确实被这一阵当头棒喝讥诮得形秽自惭、容身无地

责任编辑:刘小磊

■书人茶话

历史有时候会变得很势利。因为它天生地崇拜成功与辉煌,而漠视为此付出过巨大代价的普通人。近代之前的中国曾有不少“全盛时代”,至今为人们所乐道。但我们却很少念及生活在“全盛时代”的民众对当日处境的体验。他们的遭遇,是否可能比那些平庸时代的百姓更加艰辛,甚至更加痛苦?

今天,我们早已改变了对“文化大革命”和开始得更早的那个 “火红年代”的看法。“老三届”正好是在那时经历了他们人生中本该集中精力学习文化、积累知识的关键阶段。而今,当他们需要承担赡养老人和抚育子女的沉重家庭负担时,面对一个正在转型中的竞争社会,他们发现自己处于极不利的地位。他们确实活得有点累。

这时,他们很幸运地读到《无法抚慰的岁月》(张抗抗文,收入同名图书,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来为他们指点迷津:“老三届人”不应该再沉迷于自怜、自恋式的“质问”、“倾诉和宣泄”。现在应当反躬自问,“对我们自己说几句真话”。

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真话”呢?那就是承认自己没有知识,或者如果有的话,至多也只是“支离破碎地拼凑起来的”一堆杂牌货;承认自己“不敢正视”受极左意识形态毒害最深的事实,乃至对&l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