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的北方,为何又热又霾?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效还不稳固,总体上来说,目前还未摆脱气象影响型。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解读,一般来说,10月中下旬已进入冷空气活跃期,但2023年冷空气明显偏弱,气温显著偏高。目前,共有237个国家级气象站破10月下旬最高气温历史极值,情况罕见。

责任编辑:汪韬

2023年11月1日早晨,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民公园,市民戴着口罩在雾霾中晨练。(视觉中国/图)

2023年华北的秋天,有点热,还有点霾。11月3日,随着冷空气到来,扩散条件逐步转好,污染自北向南逐渐清除。

夏季连续多日破40℃高温,10月底,北京、天津、山东等地气温再次罕见趋暖,河南省郑州市11月1日、2日最高气温甚至分别达30℃和29℃。11月初的北京,中午大街上仍然不乏穿着短袖、短裤的人。

同时,京津冀及周边城市又陷雾霾。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统计,截至10月30日,该区域已有20个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

“这两天华北地区出现的污染过程再次提醒我们,中国要根本性改善空气污染,路还很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11月1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2023年度会议上称。

不仅受气象条件影响,空气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在上述会议中表示,在人为源排放的污染物降低的情况下,气候变暖也会加剧空气污染,如森林野火带来烟尘、近地面臭氧污染加剧生成等,进一步影响人体健康,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的解决是未来的挑战和重点。

整体良好,重点区域表现一般

10月下旬开始,北方霾情开始扩散。

“我昨天很晚才从河北回来,有些城市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有的地区比北京空气污染更重。”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一级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