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菖蒲河的老人

抱怨的人、受骗的人、准备分手的人、看似冷眼旁观的人,最后都会回到菖蒲河。虽然他们不停地吐槽这里太过混乱,不是一个正经找对象的地方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陈雅峰

(卢俊杰/图)

社会大舞台

10月中旬,北京菖蒲河沿岸的古树依旧苍郁,墨绿的清流中栖息着成对的野鸭。每周二和周六,阳光最盛的时候,菖蒲河公园中的古典长廊都会坐满寻觅伴侣的老年人,金色光斑在他们身上增添了浪漫的生气。皇史宬红墙隔绝了长安街的车水马龙,为公园带来适合谈情说爱的幽秘。

“不要期待靠真情配对成功”,这是常来菖蒲河公园聚会的老人对后来者真诚的告诫。

一位身着翡翠色唐装、梳着精致辫发的五十多岁女性,在和几个大爷跳完一下午交际舞后,拒绝和任何一个深入交流,独自一人靠着长廊的柱子休息。问她为什么不在菖蒲河公园找伴侣,她说不找是因为“这里的相亲谈着各种条件,人像牲畜一样被售卖”。

一位永远戴着金框墨镜的六十多岁北京光头大爷,在此常驻15年,他可以自在地融入任何一场相亲八卦,自然地撮合任何一对有意的男女。但当对方的暧昧信号传到自己这里时,他却总是自嘲:“不找。我没钱,没钱就找不到合适的。”14㎡的平房、四千多元的退休工资总是能熄灭对方的热情。

菖蒲河公园饱受老年人诟病,但它总有魔力拴住他们。

长廊内的一段搭讪里,互问房子、户口、工资、医保信息,就像是一种默认的礼节。没有人想被拖累,大家都奔着更优越的条件去。一阵“问候”过后,是更细化的需求匹配。只要在这里待一天,老人们就会忍不住告诉你,把结婚登记当作目标的人,屈指可数;真心寻找长期老伴的人,不占多数。或许对方想要的,只是暧昧的异性朋友关系,或是一段婚外情。

互相看不上眼是一个常见又体面的结局,大家还能成为点头之交——互道“来了”的老熟人。而投入感情的相处,往往要承担为谎言买单的风险。

正式交往一周后,女友让周大爷用存款给她买价值两万的金戒指,周大爷强调“那是养老的钱,不能动”。随后,一拍两散,周大爷一直责备自己是个傻子。秦大姐在公园认识了一位六十多岁的男士,一天晚上9点视频通话时,对方厨房里隐约出现了其他女人的身影。“他开始根本没有告诉我,他和不止一个女的有关系。我不喜欢他成天张口闭口谈的都是男女肉体之事。”秦大姐把他拉黑了。

一个典型的临时结合,发生在一位五十多岁的东北女性和一位七十多岁的北京男性之间。一方需要财富和住所,另一方渴望青春和照料。一段时间后,房子的归属问题、消费观差异、男方儿女的反对,总有一个理由能为这段缘分画上不愉快的句号。不欢而散后,女方认为自己被骗色,男方认为自己被骗财。

在菖蒲河公园,有人能适应这种“交换”的规则,也有人感到寒心。63岁的陈大爷,每月有3万的房租收入。在结束了和四十多岁女子的露水情缘后,他总是主动补偿对方一些东西,或是一顿大餐,或是一个红包:“人家凭什么让你一个老头占便宜呀?”周大爷会在夜晚的路灯下哀叹,“这里就好像是社会的微缩。真情有,但太少了。大家失去了信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