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家金融研究院张伟:房贷证券化是双刃剑,目前更不宜推出丨首席访谈⑬

房贷证券化的确是一个方向。但其风险较大,配套制度和监管手段还很薄弱,不宜发展过快。特别是在当前以防风险为基调的情况下,更不宜推出。

彻底摆脱规模越大越依赖外部输血的困境,银行需要对现有资产进行精细化运营,核心就是从目前重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重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模式。

核心竞争力不可能通过外包来塑造,大型银行练好内功是长久之计。而对一些小的银行来说,可以选择大部分的业务外包,打造自身在其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谢艳霞

备受关注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这是中央层面首度提出“金融强国”目标。在我国大金融领域中,银行业体量最大,且是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传导系统。

然而,银行业正面临多重挑战:逆周期之下,银行业净息差已降至历史最低点;与此同时,随着地产业进入新阶段,银行视作优质资产的房贷业务面临困境;试水权益投资之后,银行理财子公司投研能力也备受质疑。

中国A股“利润王”——银行业能否借力金融科技实现突破?是否到了转型的关键时点?银行如何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为此专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伟。张伟专注于研究货币政策和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等领域,还牵头编制《2023中国银行业排行榜二百强研究报告》,也为五大国有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教授了三百多个培训班。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伟。(受访者供图/图)

房贷证券化风险大

南方周末:我们研究发现,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基本是浮动利率,而国外银行房贷多固定利率。为何不同?它有什么背景?

张伟:国外房贷利率多为固定利率,而我国房贷属于准浮动利率,即并非完全浮动。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以前,央行调整利率之后,存量房贷利率并不立即调整,往往次年才相应调整。换言之,央行在一年内可以多次调整利率,但借款人一年内房贷利率基本不变,只能于次年1月1日开始调整。因此,它也不是完全的浮动利率而是准浮动利率。

在银行体系发展之初,各种政策首要目的是让银行发展壮大,让银行资金运营风险更低。选择浮动利率的形式来源于银行业传统。固定利率房贷对于借款人来说风险较低,但对银行来说风险较高。前两年,对房贷利率也做了一些改革,借款人可以选择固定利率或者浮动利率。但存量房贷仍是大头。

南方周末:我们通过研究还发现,国内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庞大,但房贷资产证券化(MBS)自2006年起步后发展缓慢。2023年上半年,RMBS零发行。这与发达国家房贷业务也很不同。为什么?

张伟:国内房贷资产证券化进程缓慢有四个原因。

第一,房贷资产证券化本是舶来品。美国的MBS等房贷证券化工具,上个世纪70年代已经发达了。中国房贷市场发展较晚。

第二,国内房贷资产证券化起步于2006年,正值美国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之际。次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MBS违约及CDO、CDS等信用衍生品的连锁反应,并最终爆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外部危机让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房贷证券化的利弊。对监管机构来说,选择了比较谨慎的做法。

第三,房贷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衍生品。国内对发展金融衍生品一直持谨慎态度,因为衍生品杠杆度高、风险大。次贷危机爆发很多年后,国内关于期货与衍生品法律才颁布,且没有包括信贷衍生品。

第四,二十余年来,我国商品房市场经历了放松-收紧-再放松-再收紧-再放松的发展规范过程。对房地产市场通过信贷和信托等资管产品的融资行为,保持严格的管控状态,以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而房贷资产证券化则是房地产融资的重要手段,同样会受到严格管控。

南方周末:你认为,当下是否可以加速推行资产证券化以激活市场?

张伟:通过MBS活跃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选择。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是发行并持有的模式。如果实现房贷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把房贷打包并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卖出去,券商再分销给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最终的投资者可能是个人或企业。房贷风险由此被分散。银行也因此获得更多流动性。

但房贷资产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杠杆度较高,一有风吹草动,有不利的情形出现,它产生的冲击会很大。

总而言之,房贷证券化的确是一个方向。但我认为,其风险较大,配套制度和监管手段还很薄弱,不宜发展过快。特别是在当前以防风险为基调的情况下,更不宜推出。

需转向集约型发展模式

南方周末:在逆周期下,银行业普遍利润微增甚至个别银行利润狂降,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双双下降。2023年各银行中报透露了这一群体性信号。但在目前的资本市场情况下,在股市上再融资难以实现。你认为现阶段银行如何补充核心资本?

张伟: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普通股、原有股东增资,或者增发股票等形式补充一级核心资本。此外,内源性资金也是重要渠道。比如未分配利润、其他综合收益和风险准备等。这是靠自己造“血”。

上市银行是银行中的“优秀分子”,还有四千多家中小银行不能通过股市补充资本,只能通过定向增资。

银行补充二级资本则主要发行次级债、优先股和永续债,但永续债和次级债发行门槛较高,几千家中小银行并非都符合条件。此外,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也是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重要手段。

南方周末:你刚才提到内源性资金也很重要。绝大多数银行如何摆脱越发展越依赖外部融资的困境?

张伟:过去几十年,银行业规模膨胀快,赚取利差。近几年来,无论是资产收益率还是资本收益率都在下降,只能靠规模“取胜”。规模大,效益低,资本消耗就快,靠自身“造血”支撑不了快速的资产规模膨胀,就必须依赖更多外部融资补充资本。

彻底摆脱这个困境,银行需要对现有资产进行精细化运营,以同样的资产规模赚得更多利润,而非单纯通过做大规模从而增加绝对利润的粗放方式。核心就是从目前重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重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模式。

现在,息差已降至历史低点,银行经营的财务可持续性堪忧。在现有规模不变甚至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银行必须想办法做精做细,开源节流,特别是压降管理费用等成本。同时,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比如调整贷款投向,在金融市场上多做努力,多做一些金融市场业务。另外,还需要努力提升风控水平,降低坏账成本和风险损失。

核心竞争力不可能通过外包来塑造

南方周末:现在数字金融成为各银行转型之路,也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必由之路。你在《清华金融评论》发表的《2023中国银行业排行榜二百强研究报告》中亦有类似的观点。你还认为,金融机构按照互联网基因要求打造底层业务逻辑时即需要打破机构内部数据壁垒,还需对工作机制进行全面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势必有很多风险会被暴露。你认为,银行的互联网底层业务逻辑是怎样的?

张伟: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数据联通。同时,组织架构和顶层设计要按照互联网思维重构。这其中会有很多挑战和风险。

首先,在数据打通上,存在不小障碍。银行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涉及的业务多、机构多、人员多、网点多,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大型银行尤为严重,总分行之间、总行各个部门之间甚至同一个部门内部处室之间的数据都难以达到融通。除了打通内部数据壁垒、破除信息孤岛之外,还要跟外部数据如政务数据、企业数据、互联网另类数据等实现安全规范连接。

我一直秉承一个观点,未来的银行是拿银行牌照的技术公司。它需要有数据、有场景、有技术,即“无数据不金融”“无场景不金融”“无技术,不金融”。这是三位一体的。

其次,针对外部数据打通,银行需要自建一些场景,拥有源源不断产生新数据的能力。因此,建立场景尤为重要。

银行需要从顶层设计上重视这个事情,重构区别于以往传统银行的业务逻辑结构和组织架构。其难度在于传统基因可能会把互联网基因蚕食掉。

目前银行的传统业务仍然强势——互联网业务还属于“芝麻”,传统业务还是“西瓜”。但是,未来互联网业务会长成“西瓜”,传统业务就逐步萎缩成为一个“芝麻”。迫于经营压力,传统业务仍然不得不重视,“芝麻”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变成“西瓜”,它需要一个过程。

改革既要防止一些新业务被传统业务所蚕食,又要防止只是简单地将传统业务搬到线上。

南方周末:从今年秋招情况来看,大部分银行IT研发岗位招聘人数在减少。这可能与大模型技术兴起有关。部分银行金融科技战略正在从自己打造智能客服体系转向与外部科技平台合作。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金融科技业务外包是否会给银行带来更大风险?

张伟:外包有优势也有风险,不同机构应该有不同的选择。大中型银行应该保持自身的核心技术,避免依赖外包机构;而中小型银行则可以考虑将部分业务外包或与其他平台公司合作。

依赖外部机构,可做到短平快,快速解决银行当前问题。长期来看,过度依赖于外包机构和平台,丧失锻炼内功的机会,这是最大的风险,数据安全的风险还在其次。原因在于,依赖外包,久而久之,银行难以建立稳固的核心技术能力。这对大型银行格外重要。

长远来看,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还是得自建系统。核心竞争力不可能通过外包来塑造,大型银行练好内功是长久之计。而对一些小的银行来说,可以选择大部分的业务外包,打造自身在其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试水权益市场建立高水平投研团队是要务

南方周末:银行理财子公司试水权益类理财产品3年,但普遍表现不佳。截至2023年10月16日,在全部34只银行权益类产品中,29只破净。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张伟:资管新规以后,银行理财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权益类的理财产品是一个方向。与公募基金相比,理财子公司或者说很多银行的资管部都太年轻了。

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类产品的破净问题,一方面是整个市场下行的大环境,这也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是理财子公司自身管理能力欠缺所致。

作为新手,理财子公司在权益类投资上逊色于市场,目前还可以容忍。但五到十年后,如果还没有起色,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南方周末:理财子公司是否应该与同系基金公司合作,共享后者的投研成果?

张伟:长期来看,自建一个强大的投研团队对于理财子公司而言是要务。理财子公司很难与母行旗下的基金公司合作,因为两者竞争大于合作。

与此同时,理财子公司的激励机制和薪酬水平是一大短板。受工资分配约束,国有大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的薪酬水平显著低于公募基金。这对于打造高水平的投研团队是很大掣肘。这方面需要突破。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