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长”出艺术品:麦秆为材,巧画璃月

早晨六点,闹钟响起。

李洋芳从床上爬起,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吃完早饭,戴上麦秆编织而成的草帽,来到亲手开辟的麦秆基地,开始对麦田进行耕翻。完成土壤疏松后,她将大麦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地上,覆盖上泥土。待到明年,就能看到金黄的麦浪在田野里翻腾,李洋芳期盼着丰收的到来。

但她看中的并不是沉甸甸的谷物,而是色泽金黄、直挺如柱的麦秆。被当作农作物废料的麦秆,在李洋芳心里却是无价之宝。因为田间地头随手可得的麦秸秆,经过她的巧手创作,变废为宝,化身为自然古朴、惟妙惟肖的画作。

麦秆为材,巧作画

麦秆画,是一门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相传在东汉时期,刘秀遭到王莽追杀,躲藏在麦地里,麦秆化作树林保护了刘秀。因此当地老百姓将麦秆视为吉祥之物,并制作成麦秆画供奉给朝廷。结合剪纸和绘画技艺,手艺人将麦秆裁剪成花鸟鱼虫、植物山水和历史传说,并以深色背景作为底衬,制作出弥漫着麦香的手工艺品。

麦秸秆是制作麦秆画最重要的原料,每年秋季李洋芳都会亲自种下一亩大麦。作为潜江麦秆画非遗传承人,李洋芳对麦秆原料的挑选十分讲究,她用大麦秆作画,其秸秆笔直修长,光泽度和柔韧度优于小麦秸秆,且纤维较少,只需轻轻一刮,就变得平整干净,为制作麦秆画节省了许多工序。

李洋芳不仅仅是麦秆画手艺人,也是生长在麦田里的农民,从松土、播种、施肥、收割到晾晒,她都不假他人之手,在麦秆生长期间,每天都要到田里亲自检查过,她才放心。

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到了夏季,李洋芳便带上家人一同到基地里收割麦秆。对于何时收割麦秆也有讲究,“没成熟的麦秆韧性好但没有光泽,熟透了的麦秆皮硬没有韧性,太黄太老的麦秆都不要。而且要在晴天收完,成熟的麦秆淋了雨就没法用了。”在麦秆成熟阶段,她经常赶往麦秆基地采集麦秆,在麦子生长的不同时期,可以采集到从淡黄到鹅黄,再到麦熟后的金黄色麦秆,为制作出色泽丰富的麦秆画作准备。

在普遍使用机械化收割谷物的今天,李洋芳却坚持用传统的镰刀手工收割麦秆。因为机器收割会在麦秆上留下一道道压痕,影响麦秆的品质。收割完成后,李洋芳把麦秆一捆捆整理好,放在一旁晾晒,晒干晒透的麦秆才不会发霉变红。

麦秆从种植到收成需历经半载,而一幅完整的麦秆画,短则数日长则数月才能完成。制作麦秆画的工具十分简单,只需剪刀、雕刀、烙铁和熨斗,但工序却十分复杂,每个步骤都只能手工完成。将麦秆剖开、刮平、熨平并粘贴成一片片麦片纸,裁剪出相应的图案后,结合麦秆的自然光泽和质地,通过电烙铁的温度赋予麦秆明暗深浅的层次变化,最后经过拼贴装裱便能得到一幅麦秆画作品。

从五岁开始接触麦秆画的李洋芳,对此早已熟稔于心。在十几平米的工作室里,《八骏图》《松鹤延年》《鸣鸟赞春》《独占春光》《清香溢趣》等题材的麦秆画挂满了墙面,而未完成的麦片和零碎的小图案散落在工作台上,李洋芳经常在这儿一坐就是一整天,反复尝试,秸尽其用,让画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尽善尽美。

麦秀两歧,传非遗

于潜江而言,麦秆画是一件“外来品”。

李洋芳的祖辈是河南人,1956年举家迁徙定居在潜江,并将麦秆画带到了潜江。父亲曾告诉她,家里的麦秆都是用来作画的,不会拿来烧火。而做麦秆画的工序,不管是选材绘画,还是粘贴装裱,她都烂熟于心。

在李洋芳的童年记忆里,没有上树掏鸟巢,也没有下河捉小鱼,而是每逢麦黄时节父亲带着她和哥哥姐姐到田间捡麦秆,用来编织草帽、手环、蚂蚱和制作麦秆画。李洋芳从小热衷于画画和做手工艺,总爱跟在父亲身旁看他做麦秆画。为了不让谋生的技艺就此失传,父亲将麦秆画技艺传给了她。

老式的剪刀非常笨重,用起来很不顺手,李洋芳经常把麦片剪得坑坑洼洼不平整,每次都要反复修整几遍。家里没有电烙铁,只能用铁质的烧炭熨斗给麦秆上色。将烧热的小木炭放入熨斗内腔,合上盖子后熨斗就会变热,李洋芳总会用手摸下熨斗底部,试试温度是否适合再烙烫麦秆。加了木炭的熨斗沉重且费力,李洋芳年纪小力度不足,熨烫手法不标准,常常被烫出水泡,但她从未因此而哭过。

或许李洋芳天生就拥有制作麦秆画的天赋,和工具磨合一段时间后,一根根参差不齐的麦秸秆在她手里变成了小巧精致的图案。李洋芳的第一幅麦秆画是《小鸡啄米图》,画中淡黄色的小鸡正啄食着地上的小米粒。这幅画看似简单,但她花费了许多心思,通过不同色泽的麦秆让简单的图案变得生动有趣。

在初试成功后,她想挑战更有难度的题材。因为钟情于古装人物,尤其是《红楼梦》,李洋芳决定做《红楼梦》题材的麦秆画。制作人物麦秆画并非易事,关键在于面部神态,为此她还向邻居借来《红楼梦》挂历,细细研究每个人物的喜怒哀乐和言谈举止。刚开始,李洋芳制作的林黛玉眼神呆滞,表情僵硬,仿佛缺失了灵魂。在茫无头绪时,父亲告诉她,“做麦秆画不能急,线条画不好就重来,心定下来再开始画。”于是李洋芳从头再来,看着挂历反复琢磨人物的三庭五眼和气质神韵,制作出形神俱似、栩栩如生的宝黛共读西厢和大观园放风筝麦秆画,父亲对此赞叹不已。

笃志前行,李洋芳慢慢地对各种题材的麦秆画制作信手拈来,还开设了一家麦秆画专营店。为了完成客人的订单,她夜以继日地熬夜制作麦秆画,导致腰疼难以起身,但休息几天后又继续埋头作画。其实做麦秆画并不赚钱且费力,常常还要倒贴材料费,然而为了这满腔的热爱,李洋芳坚持了十几年。

随着新兴技术的崛起,时尚潮流的涌现,人们逐渐觉得麦秆画过时土气,李洋芳的麦秆画店也变得鲜有人问津。为了生计,李洋芳只好关店另谋出路,那些用心血创作的麦秆画,她舍不得丢弃,一一整理好存放在楼阁里,期许着它们还有重见天日之时。

弹指一挥间,数十年的光阴匆匆而过。忽然有一天,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找到李洋芳,希望她能重拾旧艺,为麦秆画的保护和传承出一份力时,李洋芳才回想起被遗忘在心底的技艺。于是她关掉经营多年的旅行社,翻出尘封已久的麦秆画作品,开始在家族内传授制作技艺,其中12岁的孙女尤其喜欢做麦秆画,“她比我做得快多了,每天做完作业后就跟着我学,看到别人用电烙铁了,她也要我教她。”李洋芳非常欣慰,希望这门技艺可以在孙女手里得以传承下去。

然而她逐渐意识到,要将麦秆画技艺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所学所得仅仅传给家里人是不够的。只有更多人懂得制作麦秆画,才是祖传麦秆画的春天。因此,她成立了麦秆画传承工作室,招收徒弟,让潜江的老百姓们一起来制作麦秆画。此外,李洋芳带着麦秆画走进潜江的校园,向师生介绍如何剪贴和制作麦秆画,带领学生在麦田里挑选麦秸秆,让麦秆画的普及和传承从青少年抓起。

传统麦秆画通常以花鸟鱼虫、历史典故和戏曲人物为主,寓意花开富贵、吉祥如意和延年益寿。在李洋芳看来,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将其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与时俱进,这份文化才能永久存留。

小龙虾是潜江的特产,将它融入麦秆画中,是李洋芳的创新与突破。通过反复研究小龙虾的爬行活动、游泳姿势、逃跑动作等模样,她制作出了一系列生龙活虎的小龙虾麦秆画。当这道独特的“麦秆小龙虾”端上餐桌时,潜江的美食老饕们争相“品尝”,让小龙虾麦秆画成为了潜江的文化名片。麦秆画慢慢地从家族手艺走向大众视野,为潜江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

李洋芳已经迈入花甲之年,“以前眼睛好手速快,每天能完成三幅麦秆画,现在年纪大了,创作速度不如从前。”如今李洋芳需戴上老花镜才能看清眼前的材料和画作,完成一幅麦秆画要耗费数天时间。即便岁月渐长,她的心态依旧年轻,一直尝试着走近年轻人。《流光拾遗之旅》,为她带来了新的机遇。这是由游戏《原神》推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指导、南方周末作为媒体支持、徐汇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特别支持的非遗传承项目,李洋芳将用麦秆制作《原神》中的望舒客栈和轻策庄。

轻策庄水车昼夜不停运转,梯田一眼望不到尽头,客似云来的望舒客栈,行色匆匆的旅人在这里停留休憩,李洋芳仿佛看到了潜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在此愉快游玩的旅客们。但将轻策庄和望舒客栈复刻成麦秆画并不容易,“望舒客栈太精细,工序很复杂,很耗费时间。窗户要直,栏杆要细,竹叶要小,但麦秆是脆的,一不小心就容易折断。”李洋芳决定从最难的客栈主楼开始做起,用刻刀一点点地在麦秆上雕出屋檐、窗户、栏杆和各个小部件,通过电烙铁画出明暗关系,力求还原最真实的望舒客栈。

李洋芳面临的另一难题,是如何制作出一棵棵金黄灿烂的银杏树,以往是将树叶逐片雕出后粘贴成树,用电烙铁焦化出叶片和树干的脉络。但这种方法对于纵横交错的望舒客栈而言,过于繁复纷扰。苦思冥想半个多月,李洋芳决定化繁为简,“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把银杏树做得不那么写实”。选用色泽最亮的麦片雕出银杏树的轮廓,用锥子在表面戳上一个个细小的孔,仿佛透光的缝隙,再用电烙铁烫出树叶脉络深浅交错的层次感,一片片闪着金属光泽且立体的银杏树便跃然纸上。

数月时间从指尖流过,麦秆在李洋芳的手中逐渐汇聚成了清幽盎然的轻策庄和客似云来的望舒客栈。麦秆给人以自然、质朴、温暖的感觉,正如璃月人在这些地方的生活,自在而又充实。

当年轻元素遇上古老传统,迸发出新的火花,一次次给世人带来惊喜。望舒客栈和轻策庄麦秆画,在李洋芳的非遗之旅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通过这次合作,将传统手艺和现代游戏融合,向大家讲述麦秆画的故事,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学习麦秆画,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得更远一点。”

伴随着千年时光走来的麦秆画,用金黄的麦秆,灵巧的刻刀,舞动的烙铁,珍藏起鸟语花香、风土人情和世间百态。传承人的守护,新鲜血液的支持,麦秆画不再孤单地徘徊在传统的旋律之中,它将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