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成 演戏的时候,你不是“你”,但你又是“你”

“短视频时代总要求人有一个很明显的标签,但我觉得我好像不是这种人。”

责任编辑:杨静茹

悲剧的信号

“跟之前相比,我有什么变化吗?”张新成问。他指的是2019年,那次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他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一年,几年间,他的演绎事业更为成熟。

张新成出演了更多类型的影作品,发掘出更多元的艺能,包括参加真人秀、发布音乐专辑,以及在采访中更自如地表达想法,展现出更松弛的一面,“以前觉得这是不是不太好,那是不是不太好,现在变得更有底气了。”但他还是习惯性地审视自己,在意自己对外的呈现,就像他在拍戏现场看取景器里的回放、在社交媒体上翻看观众的评价。

自我审视的雷达始终开启,张新成经常会在说完一句话之后,再对这句话做出修正或补充。“拍电影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在为艺术奉献。……此处的艺术是个伪命题,并非广义的艺术,而是你自以为的艺术,你为它献身,会觉得很有仪式感。”“每次合作的班底都在用心做事,所有人都沉浸其中,没有旁观者。当然局内人会存在创作者陷阱,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但过程很美妙。”

家庭教育和求学经历塑造了张新成认真严谨的性格。中学时期,他被教导成为一个优等生,“我妈妈总是叫我不要做出格的事情,所以我在很多时候是墨守成规的一个人。”进入中戏后,他被教导成为一个好演员,他会用学术探讨的态度来谈论表演,如何准确自然地说出台词,如何设计习惯动作来区别人物,他的理性和谨慎甚至让他连角色的缺点都会设计,因为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但张新成觉得自己本质上不是自我驱动力很强的人,会懒惰,会拖延,也不是一个会用理性选择最优解的人,更愿意遵从内心跳脱的想法。工作以后,他像所有刚开始尝试独立的年轻人一样,慢慢从以往规训的束缚中解脱,也借由演员这个职业去“打开”自己。

“理性”看待自己的张新成,在剧本选择上却比较“感性”,他还是会倾向于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悲剧性角色,例如《光芒》中的程亦治,生如野草,受尽摧残,看遍了世间的阴暗龌龊 ;《天才基本法》中的裴之,一直在为家庭牺牲和追求自我中做抉择。

张新成在这些角色中获得了一种古希腊式的悲剧审美,“生活本身是平淡的,而戏剧里的人生跌宕起伏。可能出车祸,人生折翼了 ;可能会面对亲人的离去。但痛苦跟快乐是成正比的,在拍摄的过程中,得到的痛苦和折磨越多,回想起来的快乐也越多。”在不寻常的悲剧体验中,感性的开关被打开,“更加能够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情绪,开始接收信号了。”

平等的时间

像是把积木搭高后又全部推倒,从学习做一个演员开始,张新成一直训练自己去塑造角色,一边设计,一边审视。拍《天才基本法》时,他觉得这些外在的形式感的东西“做到头了”,不再需要刻意去做了。

“我突然关注到我说一句台词不仅是为了把它说出节奏,把它处理好,而是把这句话装到对手心里,我的每一个表情和台词,都是在刺激对手。所有的设计都不重要,内心感觉到情感,自然就说出来了。”拍《微暗之火》的时候,张新成用带方言色彩的普通话去演,他不再考虑怎么去讲台词,但没说错一个字。

搭建、推倒又重建的过程并不平和,伴随着长时间的焦虑。张新成的出道很顺利,上学期间开始接戏,一个剧组连着一个剧组。但他觉得自己没有特别鲜明的让人记住的特质,也没法给自己硬找一个,“我好像很难做到。”去参加真人秀,本来应该想办法凸显自己,但他还是习惯性地往后躲 ;选择剧本的时候遵从内心,当结果不尽如人意时,又免不了陷入自我怀疑,“我是不是能力不够?”

直到今年,张新成才能坦然地说出来,“我干不了这些”,也能坦然地接受所有的选择,“我想明白了,时间是平等的,你在那四个月里没有做那件事,但你做了别的事,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就跟开盒子一样,你永远只能选一个盒子,并且看不了其他盒子的东西,你失去了别的盒子,但你得到了这一个。”

得失感和功利心变得没那么强之后,回首过去,他终于把自我评判的及格分改成 90 分,“如果人生就为了一个结果去活的话,好像时间就会变短,如果把过程展开,好像又发生了挺多事,在过程中尽兴就好了。”

张新成知道自己向往的职业生涯的顶点是什么 :成为一个极具声誉的演员,不仅仅是演技优秀,具有商业价值,并且受人尊重,独当一面。他也同样怀念职业生涯的起点,在不知道拍戏是什么的年纪,每天有无穷的精力,拍完戏就跟剧组的人一块儿玩,拉着服装、道具、场务合照,“我不觉得自己那时候傻,觉得挺可贵的,人花了很长时间接受教育,改变小时候的习惯,但如果最终能够回到小时候的自在,是很难的事情啊。”

真实的悖论

南方人物周刊:你会用哪些形容词来描述自己?

张新成:懒,思维跳脱,还有乐观。以前我觉得自己是悲观,因为我经常会把事情看得很坏,但我发现悲观可能底下还有一层乐观,我想着想着还是觉得事情肯定会好起来的,还是会相信一些希望。虽然我比较喜欢悲剧,但正是因为有一个比较乐观的内核,才会喜欢悲剧,因为敢去看。

南方人物周刊:你觉得自己最鲜明的特质是什么,大家提到你就会想到的特质,或者你觉得自己有这样的特质吗?

张新成:我不太觉得自己有这样的特质,大家知道我通常都是我演过的角色,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的个人特点是什么。在现在这种短视频时代,总要求人有一个很明显的标签。但我觉得我好像不是这种人。

南方人物周刊:你参加真人秀的时候,会给自己找一个想展现给大家的特点吗?

张新成:没有,我参加综艺就是想休息,没有想凸显自己,我在里边不怎么说话,也不引领意见。大家都说你要做这个做那个,要凸显自己,让大家记住你,我觉得那会给我很大压力。我本身不是一个在任何时候都有很多话的人,所以就不会刻意地强迫自己说话。

南方人物周刊:那你觉得真人秀里的你是真实的你吗?

张新成:真人秀有很真实的部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刻意营造出来的,但是人有很多缺点,在真人秀里的时候,会尽量地想去掩盖这些缺点,尽力地做认为的好的自己,我觉得这就不是真实的自己。

演戏的时候不一样,因为你不是自己,所以你很自由。我们小时候玩过一个游戏叫《侠盗猎车》,在里面飙车、射击,在现实中没有人会这么做,因为受道德约束,但在游戏里没有,不是说人人都渴望做罪恶的事情,只是说你在不是自己的时候是最自由的。角色是你演的,你做了他的事情,但是大家不觉得你是他,你不是“你”,但你又是“你”,真人秀反而是必须成为那个更好的“你”。

南方人物周刊:你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你喜欢拍摄什么样的照片?

张新成:按我以前的性格,我不喜欢记录,为什么要记录,我们就往前走不就好了?现在我会停下来拍几张照片,也不知道自己在拍什么,好像存在相机里,就被永久保存了一样。我特别不喜欢删除任何一个记录,那么多的内存就只是为了人生中的某一个瞬间,突然想去看它。我不希望这个东西丢失。觉得好像抓住了时间。

我喜欢拍黑白照,高对比的黑白,其次是色调浓郁的照片,不太还原现实是一种缺陷,但也是一种美感,会有故事感。故事感是比较吸引我的,因为好看的东西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甚至会被吸引,但一张有故事的照片,是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比较珍贵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