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国家补贴”的幌子欺诈乡下老人,何以屡屡得逞?

基本事实是有些商家打着“扩大内需”“享受国家科技产品下乡补贴”的幌子对乡下的无知老人进行欺诈。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我照例打开手机摄像头,想看看父母都在干嘛,却发现家里大门紧锁,直到晚上电话父亲才知,原来这几天在邻村有推销商品的场子,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去凑热闹了。

电话问了村里的几位阿姨,我方才了解了一下相关情况:一周前,一堆操普通话的外地人选择在村道边的一块开敞地儿,搭起棚子,有人专门把守,老人免费入场,里面摆了很多小板凳,开着大喇叭,年轻人在台上宣讲着某商品的功效,然后鼓动老人们购买。很显然,这是一个产品推销会,只是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推销地点在村里,位于纯正的农村地区;其二,推销对象是老人,且是清一色的农村留守老人。

既然是推销会,或商家做广告,说不上有多违规,但细究起来,还是充满了“套路”。

关于日常安排。据了解,这种推销会一般会持续6-7天,前4-5天是有人讲解相关知识,让老人们信以为真。通用的伎俩之一是根据欲推销产品的特性,对老人某方面的问题进行夸大性描述,譬如推销净水器,就说农村普遍适用的水质如何不好,对身体带来何种伤害,目的是让老人觉得如果不买他们的产品,后果会非常严重。

伎俩之二是在讲解过程中频繁使用一些科技手段,比如对水质进行现场检测,用专用仪器、专业检测方法、经由院士、科学家的论证等科技手段,让村民们相信这是科学的,先进的,发达的。

伎俩之三是讲解过程会有一撮人联合“演出”,有外地人,也有当地人,或许还有在当地颇有威望的人,商家的假设是,你们可以不相信外地人,但当地人总该相信吧?其中大概率涉及商家对少数当地人通过金钱等方式进行收买。后1-2天则售卖商品。也即,存在一个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以理服人,先洗脑,收买人心,最后收割(钱财)的过程。

关于身份变化。前几天,商家通过各种视频、言说、表演等方式,目的是取得老人们的信任,这一过程中,商家变身很多角色,前几天,他们是外地人,他们是科技下乡讲解员,他们是乡村振兴助力人,他们是熟稔与知晓老人心理的心理学家,他们是关心老人心身健康的健康守护人,他们是送温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