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蚌里都可能藏着一颗奇妙的珍珠”——第十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乌镇

责任编辑:杨静茹

《蚌与珍珠》剧照(乌镇戏剧节组委会提供/图)

2023年10月20日到26日的白天,在乌镇西栅的蚌湾剧场门口,永远排着等待看戏的队伍,最长时可绵延至河边。9月,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比赛(以下简称“青赛”)线上预约的免费票在开票伊始便被抢空。这是每年乌镇戏剧节最重要的单元之一,也是唯一的竞赛单元,18组青年戏剧人的作品中,将会决出小镇奖最佳戏剧奖、最佳个人表现奖、特别关注奖。

蚌湾剧场外的围栏前立着一块指示牌,显示本场青年赛能进ⅩⅩⅩ位观众。剧场内,18组青年戏剧人的作品轮流上演;剧场外的一面石墙上临时挂了屏幕,供无法入场的观众观看直播,烈日下,总有五六排热心观众席地而坐。

2013年至今,乌镇戏剧节办了10年,青赛也比了10年。蚌湾剧场得名于此处最早的地名,黄磊觉得不错,“蚌湾里面有好多的蚌,每一个蚌里都可能藏着一颗奇妙的珍珠。”

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之一、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多年的演员黄磊对传统艺术教育抱有“深刻的感激”和“深刻的关于不足的反思”,一些在学校无法实践的构想,他带到了乌镇戏剧节。今年,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前两天,在致青赛的手写信中,黄磊写道,“最初的最初,乌镇戏剧节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念头时,青年就已经是这个节的主人公,一切的缘起与目标皆是为了青年们。”

青赛面向有志于从事戏剧行业的青年,规则很简单:乌镇戏剧节3位发起人一人提一个道具,组成该年度命题——利用这3个道具,在20-30分钟内,不超过5个人,排演一出原创戏。

今年5月,乌镇戏剧节发起人黄磊、赖声川、孟京辉为青赛出题:世界名画,火车票,马。“3个道具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考验你道具如何使用,是考验你怎么利用环境,找有效的舞台支点,把单位时间内戏的能量密度发挥到极限。”青赛评委李博说。8月,超过500份作品交上来;9月,18组入围作品公布;10月中旬,在乌镇戏剧节展演的分组抽签名单出炉。

蚌湾剧场舞台很小,布置简单:顶灯,幕布。观众围成一个半圆,包裹住舞台。

青赛的小舞台这些年来已经走出了不少戏剧人。2013年,陈明昊执导的《巴巴妈妈》夺魁,今年他凭借在《漫长的季节》中的表演被大众熟知;2015年,吴彼以《静止》获得最佳戏剧奖,今年他既是青赛的评委,也是赖声川新剧《长巷》的演员。吴彼曾说,乌镇是他事业最大的转折点,“你们可以没有成本,什么都没有,但尽情去做你们想做的事,而且给大家一个舞台,这么多人来看。”

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评审 李博(受访者提供/图)

李博以选手身份参加了前三届青赛,作品都进入三甲;第四届起,他成为青赛评委之一,负责从几百个作品中选出18组入围作品;再从18组中选出6组决赛作品。

20岁出头时,李博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念书,在象牙塔里享受自由和浪漫;后成为大学老师,“一直觉得没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