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漂之后,再无漂泊”:年轻人与成都的双向奔赴

“在兴隆湖边走一圈,抬头就能遇到博士。”实验室里,摆满了刘宏艳团队的科技转化成果,这位内蒙古人已经在成都买房定居。

网友发帖询问:明天成都难得天晴,有没有人一起去高楼上看雪山?第二天天不亮,已有不少人在楼顶搓手等待。

王淼淼好奇强盛的生命力从何诞生,分享者们以各自的方式回应着她的疑问。丰富的公共生活,为年轻人提供了共鸣的机会。

发自:四川成都

责任编辑:谭畅

2023年10月20日下午,“成都马拉松&世界科幻大会City Walk”快闪活动在世界科幻大会主会场环湖绿道进行。成都商报/视觉中国

2023年10月20日下午,“成都马拉松&世界科幻大会City Walk”快闪活动在世界科幻大会主会场环湖绿道进行。(成都商报/视觉中国/图)

为期5天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一座建城两千余年未曾更名的城市——成都——落下帷幕。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如此科幻盛会,2023年10月,超2万名科幻迷、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200名嘉宾共聚蓉城,在这座历史悠久的现代都市里谈论着对未来的想象。

参会期间,27岁的科幻作家白贲住在郫都区一家酒店。在酒店19层,透过窗户,他望见不远处的一座商场,那恰好是自己在前东家、一家地产公司时参与设计和施工的。

白贲一时难以描述心头的感受:那是一种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融于成都的时空交错感。2021年他刚来成都,在地产公司做设计工作,过了9个月忙得不着的日子;但也是在成都,他离科幻梦越来越近,先后斩获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新人奖与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银奖。如今,他还在科幻大会上有了自己的签售。

作为数百万青年“蓉漂”之一,江苏人白贲有留在成都的理由。眼下,他主业从事互联网行业,兼职科幻写作。很少城市能同时坐拥不错的互联网企业,怀抱打造科幻产业的愿景,还营造着舒适宜居、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氛围。

成都吸引着白贲,像白贲这样的年轻人也吸引着成都。多年来,这座中西部地区快速崛起的超大城市一直在努力招揽、留下青年才俊。不知是谁最先说出的一句话,“蓉漂之后,再无漂泊”,成了成都人才工作品牌塑造的要义,也成了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们的追求。

“兴隆湖边,抬头遇博士”

时隔五年,对着电脑屏幕上一张2018年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阿尔寨的高空俯视图,黄蓥依然颇为感慨。当年,一场山体滑坡突然袭击阿尔寨,村子一半垮塌一半被埋,所幸无人身亡。四川中科川信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发挥了作用,村民提前转移,躲过了这场天灾。

黄蓥如今是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不过,时间倒回到6年前,黄蓥还处在转行前夜的迷茫中。当时,24岁的他在中南某省一家勘察设计院工作,行业渐渐不景气,一位同行询问:“要不要转型去做高科技?”

黄蓥有些动心,可何处落脚是个问题。他想起了度过四年大学时光的成都。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加大了引聚青年人才的力度,成都同样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城市发展建设。成都的人才工作者李蓉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围绕“聚人兴城”,成都顺势推出人才新政的1.0版本。

先落户后就业,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落户引才风潮的政策举措率先提出。“45岁以下、学历本科及以上,凭毕业证直接落户成都。”李蓉说,6年来,成都已经吸引了超71万大学生落户。

黄蓥便是看中落户的便利,融入“孔雀西南飞”的大潮,与合伙人在成都高新区创办公司,主攻地质灾害与环境防灾减灾平台建设及产品研究开发。

万事开头难,黄蓥的新生企业在融资、人力、销售等方面都遇过坎。最初,他几乎走遍川西、川南各个县城,向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做自我介绍。

成都拉了他一把。黄蓥记得,公司刚入驻成都高新区时,政府就提供了办公室租金减半的政策扶持。2017年底,公司将首批样机卖给川西一座县城,半年后,机器两次成功预警滑坡,自此逐步在西南打开市场。但政府援助并未停止,疫情三年,公司也收到了资金补贴。

黄蓥说,目前,公司已将设备和平台运用于水利大坝、矿山安全、基坑支护、交通运输等方面,并且已走向全国。

黄蓥的事业在发展,成都的人才政策也在迭代。2020年,成都围绕西部科学城建设,聚焦科技创新,出台了人才新政2.0版,推出实施天府实验室全球高端人才招引计划、打造成都特色专业群、支持高能级平台向社会开放等政策举措,2022年成都创新指数排名全球第29位。

3年过去,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成都科学城里,科研机构林立。34岁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宏艳打趣说,“在兴隆湖边走一圈,可能抬头就能遇到博士。”2019年,她博士后出站便来到该研究所,从事功能食品开发等工作,成为兴隆湖边博士大军的一员。

36岁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直流研究所所长助理施健,同样是兴隆湖边的博士。回忆在成都这两年,他觉得自己达成了来时的希冀。

施健是奔着科技成果转化去的。他曾在东南某省一家央企下设的研究院工作7年,主要研究超特高压直流工程与新能源发电,一直苦恼于科研转入应用的周期太长。来到四川天府新区后,他得以大展拳脚。眼下,施健团队就在开发直流工程用的系列化电力设备、电力芯片等电力行业中最关键的项目。

2023年10月22日,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蓉漂人才荟”北京大学专场活动现场。成都市委人才办

2023年10月22日,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蓉漂人才荟”北京大学专场活动现场。(成都市委人才办/图)

六百万“蓉漂”为何来

2023年10月底,清华大学的一场招聘会上,一位医学博士与成都市温江区一家国企互有意向。国企没有“弯弯绕绕地让面很多轮”,而是负责人直接看简历、面试、谈工作内容与待遇福利。

这是“蓉漂人才荟”系列活动北京专场的一幕。李蓉介绍,作为成都近年来最为重要的招才引智系列活动,“蓉漂人才荟”已累计赴海内外重点城市举办超1000场次招才引智活动,签约超20万人。

近年来,成都着力以品牌化战略引领城市人才工作。 “蓉漂”口号已经喊了出来,但人才品牌是否要沿用此名,在社会面曾经也有过一些争议,毕竟,和北漂、沪漂一样,依然有“漂”这词。

然而,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具有开放包容、宽厚友善的文化特质。成都的人才工作者介绍,“蓉漂”的基因传承和文化内核早已根植于城市发展轨迹之中,融汇成为成都生生不息的动力势能,改变了“漂”的原义,丰富了“漂”的内涵。成都尊重每一位个体的梦想,珍惜每一种向上的力量,用最大的诚意助力“蓉漂”实现个人价值。

成都全面开启了人才工作品牌化战略的实践之路,塑造了深入人心的“蓉漂”品牌,也是全国第一个申请商标注册的城市人才工作品牌,打造了系列拳头产品和系列衍生品,比如引才的“蓉漂计划”、招才的“蓉漂人才荟”、聚才的“蓉漂杯”、育才的“蓉漂人才发展学院”、敬才的“蓉漂人才日”、礼才的“蓉城人才绿卡”等等。

成都一直在探索为初入社会的青年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站在人才的角度来想,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去一个城市找工作,缺啥?肯定是缺住的地方。”李蓉说,基于这样的想法,成都近年来打造26个“蓉漂青年人才驿站”,面向来蓉求职的应届毕业生提供短期免费住宿,以及就业指导、城市融入等系列增值服务。“只要持有面试通知,线上申请通过,青年大学生就能免费入住公寓,最长可达一个月”,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超8万名青年大学生入住。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过去,成都的企事业单位去一线城市、知名高校招聘时,因为单打独斗,又缺乏知名度,效果并不好。后来,他们转变做法,通过构建“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协同引才模式,统一宣传主题、统一推介流程、统一标识标语,最大限度提升引才效果。

以今年的“蓉漂人才荟”清华与北大专场为例,成都动员了全市26家事业单位、16家市属国有企业拿出优质岗位,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以及500强企业等参加招聘。据统计,本次活动释放782个招聘岗位,吸引1800余名青年大学生参加。活动包含了城市推介、机会清单发布、岗位宣讲、博士博士后政策宣讲等环节,各个招聘单位“都可以自己叠加创意”、摆摊纳才。

招揽青年人才只是第一步。为了留才,成都也砸了真金白银。从市本级到区(市)县,有一系列的人才项目申报与人才等级评定。刘宏艳回忆,当她有了一定科研成果后,在2022年被评定为四川天府新区“天府英才计划”的高级人才C类,新区将在5年内提供50万元补贴。次年,她又申请到了成都市农业科技英才培育计划的科研资金。

眼下,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里,摆满了刘宏艳团队开发出的蔬果冻干固体饮料、含根皮素的美白保湿套装等科技转化成果。这位内蒙古人已经在成都买房定居,“目前来讲,成都是协调我工作、生活最好的一个城市”。

共青团成都市委联合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成都青年发展报告(2022)》显示,“蓉漂”人口达683.49万人,其中四川省外来源比例为21.85%,“蓉漂”青年的省外来源比例为32.9%。

成都市锦江区,蓉漂青年人才驿站。成都市委人才办

成都市锦江区,蓉漂青年人才驿站。(成都市委人才办/图)

都市中露营,楼顶看雪山

胡鹏的人生字典里,少有研究所、实验室这样高大上的词汇。他只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在成都,他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他的另一种吸引。

30岁的胡鹏是四川乐山人,在成都做导赏,带游客欣赏城市的不同味道,钻城门、城墙、街道、博物馆,听历史故事,观察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

他开发了两条小众路线,一条从城西的少城到抚琴,一条从城北的新二村到曹家巷。在抚琴,他见识过3元一杯的茶,八九元一碗的面,老人上午出来吃面喝茶,坐上一天,闲适快乐。新二村则是“社区有多大,菜市场就有多大”,市井男女在早晨的菜场里流连忘返,他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美感。

年轻人总能找到成都宜居的一面。科幻作家火中物2005年来到成都读大学,毕业后在此定居。他享受这里怡人的生活成本。同样在市中心附近租房,租金大约是上海的四分之一。一位“蓉漂”青年向南方周末记者坦承,自己3年前来到成都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都的房价,在省会城市中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好耍”更是成都的一张名片。火中物的观察是,成都的生活比一线城市慢得多,路边的茶馆、咖啡馆无论何时都会有人。

白贲对世界科幻大会的一场沙龙印象深刻。一位作家提到,曾看到网友发帖询问:明天成都难得天晴,有没有人一起去高楼上看雪山?作家第二天天不亮便到楼顶,已经有不少人在搓手等待。“这种事情感觉在其他城市是很难想象的。”白贲说。

成都也捕捉到了人才对城市环境与生活品质的需求。2022年,成都推出优平台、营生态的“人才新政3.0”版本,吸引更多青年人才主动奔赴。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成都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成都一直在努力以最优质服务守护人才的价值归属,营造人人都被看见、被尊重、被关怀的价值生态。可资证明的是,成都连续14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连续4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

“做人才工作,最终离不开提升城市品质。”例如,为迎合年轻人爱玩、注重生活品质的心理,成都不断优化环境,绕城高速内外侧建成了100公里的环城生态公园一级绿道,有翻腾滚滚绿浪的麦田,郁郁葱葱的草地,随风摇曳的树林;建设公园城市的同时,成都开放大量湿地、绿地作为露营场所,“周末大家全部去露营、晒太阳”,构筑都市生活的新图景。

2023年9月3日,成都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兴隆湖旁边一家独具特色的“水下书店”。视觉中国

2023年9月3日,成都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兴隆湖旁边一家独具特色的“水下书店”。(视觉中国/图)

年轻人的共鸣

成都吸引年轻人的生活图景里,还有丰富的公共空间。

这里的街巷藏着余家书店,数量远超全国其他城市。与之紧密相连的公共活动——读书会、观影会、剧本杀、学者专家分享,数量难以统计,一些活跃的空间一年就能做上百场。活动规模不大,多在二三十人,却为无数渴望表达、分享、看见的年轻人提供了联结与共鸣的机会。

2015年前后,王淼淼在成都一家品牌公司做客户管理。那时,因家庭原因,她曾一度陷入低落。她开始接触大量的线下公共活动,一周有三四个晚上都在各种分享会中度过。尽管大部分时候,她听不懂分享者究竟在说什么,但她喜欢那样的氛围,友好、温暖,能让她暂时躲避生活中的痛苦。

产品经理狄昊在2016年来到成都工作。刚开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他都找不到能玩到一块的人。一年后,他在豆瓣上看到同城演讲俱乐部的活动,尝试参加,从此一发不可收。

他对不少活动记忆犹新。读书会上,他们读托尔斯泰,理解人的贪婪;观影会后,有人讲解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一次,学者王笛来成都郊区一家小酒馆做分享,呼啦啦来了一百多人,王笛讲到半夜十二点。

狄昊觉得,参加活动的青年朋友们给了他归属感。这些活动也为狄昊打开了新世界。过去,面对大人物,他有一种尊卑有别的秩序感,公共活动的平等氛围逐渐让他习惯于以平等的姿态应对他人。

2018年后,胡鹏也常到成都参加公共活动。早年间,他在一场分享会上见到一个波兰人与一个英国人,一年工作几个月,教英文、做项目策划,剩下的时间就是四处旅游。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他大为吃惊。

胡鹏自诩小镇青年,二本毕业,老家的很多人业余时间除了打牌就没有事情好做。这些活动让他意识到,生活还有另一种可能性。

也是在2018年,参加了无数公共活动的王淼淼成为寻麓书馆的主理人。这是一座社区图书馆,却有着成为“人文灯塔”的向往。王淼淼发现人们缺乏通识教育,就请四川大学的教授来书馆办通识教育课程,讲杜甫,讲视觉文化。她听了律师张颖“明亮的对话”系列公共辩论,觉得好,又请张颖到书馆做心理学版讨论。有参与者说,这些讨论回应了疫情以来人们对心理学高涨的热情。

王淼淼觉得,这些公共生活再造了她的人生。她喜欢研究人与社会,好奇强盛的生命力从何诞生,而分享者们以各自的方式回应着她的疑问。

2023年,她变得更忙碌了。成都的线下活动十分蓬勃,除了要打造更具深度的公共活动内容,她还要运营一个以阅读为核心凝聚参与者的“开垦社群”。

在西南一隅,公共空间却如此兴盛,胡鹏将其与城市特色相勾连。成都本就有在茶室、咖啡馆清谈的传统。此外,或许是许多忙碌的年轻人都奔向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来成都青年人更加追求精神充盈、向往美好生活。他们在成都寻找到共鸣,同时也为成都的公共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人与城,总是彼此选择,互相滋养。

(李蓉、狄昊为化名,白贲、火中物为笔名)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