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出数字”再求解:干预统计,如何收手

以口头方式实施干预的,记录发生场所、在场人员等情况作为取证辅助依据;以语音通话方式实施干预的,记录通话时间、内容、在场人员等情况作为取证辅助依据。

记录报告制度对遏制统计工作中领导干部明显干预的行为能起到明显作用,对限制地方主要党政领导“软权力”的作用仍待观察。

责任编辑:钱昊平

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10月27日印发了《领导干部干预统计工作记录报告制度》 (人民视觉/图)

退休9个月后,叶青仍能接到请托、打招呼的电话。

曾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的叶青,2003年开始担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2023年2月退休。11月15日,叶青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对方想就一件事请他给湖北某市统计局打招呼“通融”。

“别人会问是谁让问的,我要是把你们说出来了,我就没责任,我不说那我就有责任。”对照国家统计局前段时间刚印发的一份文件,叶青婉拒了朋友的请托。

这份名为《领导干部干预统计工作记录报告制度》(简称“制度”)的文件,由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10月27日印发,11月22日起,多地统计局陆续在官网公布了制度全文。

制度共8条内容,明确了领导干部干预统计工作4类情形,并规定了统计人员记录报告领导干部干预统计工作事项的时限和记录方式。

自2009年以来,中央、地方先后出台过多部规章制度以遏制统计数据造假现象。但各地的经济数据造假行为仍然层出不穷。其中,舆论影响最大的当属辽宁、内蒙古、天津滨海新区公开承认经济数据造假。

之所以出现统计报告造假,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领导干预。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分析,新制度对遏制统计工作中领导干部明显干预的行为能起到明显作用,对限制地方主要党政领导“软权力”的作用仍待观察。

“放心上报”

按照新的制度,自行修改统计资料,强令、授意、指使他人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都是干预统计工作。

此外,干扰、限制、阻碍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开展统计工作,对统计督察、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违法案件查处进行过问打探或者请托说情、插手干预的均被视为干预统计工作。

中部某地级市某区统计局已组织学习了制度。“相比国家统计局以往的规定,这次出台的制度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是对记录方式的表述。”该局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统计股一位干部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

该干部解释,国家统计局早在2017年就出台了类似规定,对干预统计工作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