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逆周期下,金融变革力量在萌发吗?| 新金融大会

今年科技行业是一枝独秀,但基座技术热实际应用冷。

插上科技的翅膀后,银行业或许会出现巨大的分化,马太效应会更强。

对于当下的房地产市场来说,金融创新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防风险才是第一位。

科技创新类的实体企业最缺的就是银行贷款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上亿形成的知识产权或股权估值,在银行现有的体系里无法作为抵押物。

责任编辑:谢艳霞

极不平凡的2023年即将远去,充满变数的2024年即将迎面而来。学界和业界对2023年的经济体感如何?核心原因又是什么?逆周期下金融变革的力量是否在萌发?表面上火热的百模大战会重塑金融业吗?

在南方周末于日前在北京举办的首届新金融大会上,针对上述问题,五位受邀嘉宾进行了“逆全球化之下的金融变革力量”圆桌对话,洞察经济、金融和科技之变,试图破解其困。

受邀嘉宾分别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伟,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研究员、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导、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亚洲开发银行高级顾问郭田勇,度小满首席架构师李丰和北京迈纳士手术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子忠。

张伟拥有20年教学研究经历和15年金融教育培训经历,共为工农中建招行等各大银行教授了三百多个培训班,尹中立从事资本市场和房地产金融研究三十多年,郭田勇拥有三十多年银行从业和研究经历,李丰参与了多项国标的制定,个人累计申请了六十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刘子忠则是一位连续创业者。

五位嘉宾认为,企业要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方能穿越周期,银行要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实现突破性创新,高质效服务科技等实体经济。而资本市场应加大退市力度,真正实现优胜劣汰。

12月8日2023新金融大会圆桌对话:逆周期下的金融变革力量

12月8日2023新金融大会圆桌对话:逆周期下的金融变革力量

“机”大于“危”,未来可期

南方周末:现在户外是北方的冬天,室内犹如花城的春天。一门之隔,体感迥异。第一个问题的关键词是“经济体感”。五位嘉宾对你所研究或者所从事的行业的总体感觉如何?

张伟:2023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且面对四大风险挑战。这与预期中的经济报复性增长或V形反转有较大心理落差,目前在各项政策推动下,无论是监管者还是从业者、教学研究者,大家都高度重视,在忙着找机会和解决问题。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张伟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张伟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研究员、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尹中立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研究员、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尹中立

郭田勇:今年我国经济内外部均面临较多困难,比如疫情导致消费疲软,但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十一条”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和资本市场发展等各项新举措陆续出台,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机会仍是机大于危。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导,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亚洲开发银行高级顾问 郭田勇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导,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亚洲开发银行高级顾问 郭田勇

北京迈纳士手术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子忠

北京迈纳士手术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子忠

南方周末:目前金融业在百模大战,纷纷宣称研发甚至投入使用的金融大模型。李丰先生和我们外行感受到的“火热”一样吗?

李丰:我认为,今年科技行业是一枝独秀,但基座技术热实际应用冷。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整个科技行业被大模型带着跌宕起伏。从第四季度来看,投资界和技术圈的火热看似还在继续,实际上已经开始冷静与思考:大模型技术的大范围落地与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家对大模型的期待是合理的,因为大模型技术确实有很大突破,从使用层面、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知识库能力都有极大提升。然而,任何横空出世的新技术若要实现商业化运转或产生社会价值,都要经过与社会的融合、与认知更新以及与场景和应用的结合。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因此,未来可期,但未来还没有真正到来。

度小满首席架构师 李丰

度小满首席架构师 李丰

个体竞争力很重要

南方周末:今年经济和金融弱复苏的原因更多在于经济大周期还是在于行业自身?

张伟:大周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此前,银行业规模快速扩张,其利润、资产和存贷款规模的增速极快。这是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潮,并不全是凭借自身核心竞争力取得的。同样,目前银行业面临的规模增速放缓和利差变薄等诸多风险,也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

南方周末:大周期之下个体自身竞争力非常重要。

郭田勇:过去,房地产市场、地方债务和对外出口的制造业企业都是银行资金的重要投向,这几大重点领域在近一年里出现了不少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银行继续保持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较难。实体经济强则银行强,实体经济弱则银行弱。预期明年这几大重点领域需求系统性恢复的可能性较小,银行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新投向。另一方面,要刺激国内经济,保持实体经济增长,利率中枢将不得不继续下移。如果商业银行信贷需求没有恢复,息差只能进一步收窄。但熬过明年,会逐步变好。

南方周末:A股在16年前已经站上3000点,目前还在这个点位进行拉锯战。但中国GDP在16年间一直保持增长。通常而言,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如何推动股市为何长期健康发展?

尹中立:第一,股市和GDP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关系。第二,国内上市公司已经从一千多家发展到现在的五千多家,即使指数还停留在3000点,两个3000点之间却是天差地别。几经起伏,A股市场融资规模已经接近几万亿。

第三,市场存在结构性缺陷。从市值排名来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霸榜前四名,然后是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金融业和传统产业企业的市值占据比重较大。反观美国股市,排在头部的是市值几万亿美元的高科技公司。即使股价大幅度上升,也不会产生高估值泡沫,因为其持续性的高增长背后是高水平的技术壁垒。而国内总市值最大的传统产业企业都难以获得高增长和高估值,股票指数自然难以持续上升。

第四,指数本身的问题。全世界主流的股票指数都是成份股指数,而我国是综合指数。国内退市制度力度不大,越来越多失去竞争力的公司会对综合指数产生“拖后腿”的影响。若要让综合指数早日摆脱3000点困境,需要有关部门修改指数编制方法。如何修改指数编制方法和计算方法,让投资者习惯于新的交易制度和方法,需要时间慢慢化解。(编者注: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于2024年1月2日正式发布中证A50指数)

南方周末:李丰先生刚才说,大模型一枝独秀,但是基座技术热实际应用冷,核心原因是什么?

李丰:过去十年,互联网红利已经耗尽,科技业期待新技术助推产生新增长。从区块链到元宇宙,再到如今的大模型,背后都是科技企业渴望技术创新的热情,同时基础大模型技术出现了创新性的突破,表现为基座技术热的特征。

为什么实际应用冷呢?大模型本身门槛非常高,前期需要大量投入人力资本和算力资本。一般科技公司难以支撑起来,同时行业所需要的数据问题用钱或者资源也难以解决。需要这些困难解决后,才能真正实际应用,所以难度是很高的。

此外,技术长远发展需要实现商业闭环。只有技术产生了利润回报,企业才能持续地增加对技术的投入。但商业闭环所需要的业务对接、商业对接和人认知力更新,并不是技术能够实现的。因此,所谓的“百模”,最终可能只留下“十模”或“五模”。

商业闭环的最终状态可能是:在市场足够集中时,大量的资源投入成本被海量用户分摊,并通过服务海量用户实现利润增长。逐渐认识到这一门槛和发展问题后,投资者和行业都进入了冷静期。

让金融真正服务实体、服务科技创新

南方周末:综观中外经济史,寒冬会催生革命性的创新和伟大的公司。金融创新的力量是不是正在萌发?请问一下张院长和郭教授,据两位观察,银行业有没有试图变革?如果有,哪些方面有突破?

张伟:近十几年来,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模型等技术不断涌现,都在不断推动银行发展。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问题交替的影响下,银行经营压力较大,银行息差较薄,工行净息差2022年也只有1.7%,总资产收益不到1%。

在内在压力下,银行自身在求变。目前很多银行都试图利用科技进行变革,即不断地开展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许多银行由原先的热情似火变成了现在的理性对待,头部银行和大型银行有实力做科技投入,一年投入几百亿元。这对四千多家中小银行来说是难以承担的。因此,这些中小银行转而寻求外包。插上科技的翅膀后,银行业或许会出现巨大的分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强调做大做强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比较大,对其准入要求更加严格。顺应这个趋势,银行业的马太效应会更强。因此,银行业正在试图变革,不仅要插上科技的翅膀,还要变革经营的模式,由重规模转向重效益,同时注重降本增效。

南方周末:这么说,银行内部有变革的动力,外部有科技的加持。

郭田勇:银行业的创新能力不低,像工商银行、平安银行都做得很好。科技金融是银行支持中国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当下,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短期内难以改变。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深入地把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我们要保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银行的主渠道作用。期待各家商业银行在风险和机遇中,能够更好地保持平衡,也希望国家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来扶持银行业。

南方周末:现在房地产金融是中国金融风险中主要风险之一。据尹主任观察,银行目前对房地产金融有创新吗?

尹中立:二十年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刚刚兴起,温州炒房团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被热烈追捧。作为研究者,我当时撰文发声,提醒政府从自身视角出发,进行规范和干预,如果任其发展会有七大后果,其中包括金融风险、产业空心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等,今天基本已成为现实。这篇文章当时发表在《南方周末》上。

过去二十年里,房地产市场快马加鞭地发展,直到两年前才出现了拐点。这个拐点的出现和“三道红线”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人认为是“三道红线”导致了市场的风险。其实原因不在“三道红线”。真正产生风险的原因是持续20年高负债、高杠杆的经营。杠杆的冲动最终超越了它能够承受的风险。

今天再谈20年前的预言,已然意义不大,我认为,对于当下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创新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防风险才是第一位。这一点也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所明确提出的。

南方周末:李丰先生能否用典型案例证明科技正在催生金融业的突破性创新?度小满在国内首家发布金融大模型,金融会成为最早被重塑的行业之一吗?

李丰:发展能够解决几乎一切问题。对金融业的发展来说,大数据就是互联网金融非常重要的工具。用户所感受到的更好用更便捷的服务,背后是大数据的加持。其以非常低的成本实现对用户更加精准和实时的了解,有效补充了传统数据中客户需求的理解及对客户的风险识别,切实提升了服务。

未来,大模型对金融业的影响可能有两个方面。第一,理解用户并服务用户。某些方面来看,对于用户的理解或者回应甚至可以超越真人。第二,大模型技术是底层技术的升级,最终体现形式在我们产品或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文字、语言、图片、服务、理解、判断、决策,叠加升级的仍然是用户的感受和场景。

南方周末: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到,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刘子忠先生连续创业的三家公司至少是符合数字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的定义。你在连续创业过程中感知到金融创新的力量吗?

刘子忠:坦率地说,基本上没有感受到。科技创新类的实体企业,最缺的就是银行贷款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上亿形成的知识产权或股权估值,在银行现有的体系里无法作为抵押物。因此,即使我们公司已经将技术有了国内首创国际唯一的创新产品,并广泛在大医院内使用,但目前为止仍然需要我个人做担保才获得了500万的间接融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党管金融,和让金融真正服务实体、服务科技创新。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方向。

南方周末:从政策文件到金融机构落地,还有一段过程,但创新的力量正在萌发。我们把目光放远一点,对于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各位嘉宾有何预期或建议?

张伟: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国内的几家监管部门和几大行也采取了一些实质性的行动,金融业竞争力应该会产生有条件的边际改善;国际上诸多因素也在改善。

李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大模型技术独自的热闹绝对不是真的热闹,更多技术一起热闹,科技的春天才会到来。

刘子忠:我是一个极度乐观主义者,非常看好明年或者今后中国的发展。科技创新仍将是社会的主流,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经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方向和答案。尽管有风险有困难,但创新就是康庄大道。同时,我们做实体企业的人也要不断地去改进提升和发展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把握国内市场这一全球最大市场的机遇。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