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娃娃,识别同类的“接头暗号” | 记者手记

新兴的娃友群体,和穿着同一个俱乐部Logo队服聚会的球迷,以及在午夜的地下通道合唱一个小众乐手歌曲的乐迷们,有很大相似之处。

责任编辑:谭畅

2023年4月30日,昆明,市民带着棉花娃娃在蓝花楹大道拍照。(视觉中国/图)

2023年4月30日,昆明,市民带着棉花娃娃在蓝花楹大道拍照。(视觉中国/图)

当我操作报道《“年纪大了,玩芭比有点幼稚”:棉花娃娃寄托的情感生意》时,面对年轻人这种因为过于“幼稚”而不被外界理解的喜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采访中接触到的棉花娃娃“玩家”,有因为畏怯现实生活中的“渣男”而迷恋情感向游戏的学生,也有生长在单亲家庭、在“路飞”玩偶那里寻找慰藉的动漫迷。看到这些有血有肉的个体,我联想到此前不久操作过的一篇关于秀才直播的报道。

没错,就是短视频平台上被网友称为“中老年妇女杀手”的那个秀才。在做这篇报道之前,我也和大部分网友一样感到迷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