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影响重建房屋,震后百姓居住问题如何解决?

随着救援工作收尾,灾后群众生活安置问题摆在眼前,怎么住的问题‍愈显紧急。活动板房、外迁别地等等,成为此后替代“帐篷”的可能方案。

责任编辑:陈雅峰

A4纸上印着“不得入住”,白纸黑字分明,贴在街道两侧的一些大门上。12月20日下午,王平一行人手里拿着这样一摞纸,正在大河村挨家挨户排查。

他们来自甘肃工程咨询集团,正在做灾后应急评估。正走访的大河家镇是此次积石山6.2级地震中受灾尤为严重的地区。当地民房绝大部分为平房,多位在震后当夜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参与救援的解放军、公安民警告诉《南方人物周刊》,一般情况下,震后黄金救援时间为72小时,但平房救援不涉及挖开高层建筑物所需的时间问题,加之当地夜里低于零下10℃的低温环境,生命搜救的阶段在19日天亮前基本结束。

甘肃省20日召开积石山6.2级地震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截至19日下午3:00,救援工作已基本结束,相关工作重点将转为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在灾后重建房屋、妥善安置居民方面,低温是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

2023年12月20日,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地震中受损的民房 (韩茹雪/图)

当地房屋现状:“家家都有施工队”

民房多见裂缝,严重的发生了倾斜倒塌,碎砖、残瓦和土渣落在路旁,王平已经数不清走过多少条这样的街。他和同事们正在一一统计哪些房子有问题、哪些房子没有问题,这关涉到当地受灾群众的居住选择,是能回到原来的家住还是要推倒重建?

相隔几百米远,这些房子的主人正在安置点的帐篷里避寒。尽管是一天中最温暖的午后,这里的温度依然保持在零下的低温。帐篷外,牛肉面、饺子的供应点随处可见,仅大河村安置点就有超过5处餐食供应。

“不能一直住在帐篷里,”王平向《南方人物周刊》介绍,目前大河村的危房比例不高,大概在30%到40%之间,每家房屋的受损情况都不同。多户人家院里有不止一栋房子,其中建造时间较久的老房子遭破坏比较严重,一些满足安全条件的新建住房后面还可以继续住。

2023年12月20日,王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