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忠 | 我们当年的文学理论课:忆蔡良骥、李寿福老师

在这样窘迫的空间里,我们的文学理论课堂上,重点讲解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个观念也被延伸到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评价之中,是当时最为时尚的理论。

责任编辑:刘小磊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艺论著选读》,杭州大学,1979。

1978年,我考入杭州大学。一、二年级时,戈铮、王林祥、蔡良骥等老师给我们讲授文学理论课。

蔡良骥老师(1936-2011),身宽体壮,声音宏亮,富有激情,他爽朗的笑声,经常回荡在中文系办公室走廊上。

在课堂上,他曾列举驻岛革命战士的豪迈诗篇,说是:“头顶一片蓝天,脚踩万顷波涛。大海对着我咆哮,我对着大海撒尿!”前面豪情万丈,末句却甚是突兀,课堂内顿时响起戚戚之声。

朝骞同学查了笔记,说:蔡老师还讲了另外一首打油诗,四个女婿三个富、一个穷,四人联句给丈人祝寿:“大雪纷纷落地,此乃皇家福气。下它三年何妨,放你妈的狗屁!”

老师举这些例子,是要说明“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而我们刚进大学,对大学讲堂充满神圣的印象,觉得这些例子太过低俗,因为即使以“文学”为例,也仍有高下之别,不必用这些非文学的东西来说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在课后的“小子妄语”。

老师们在讲文学理论课时,尽量直接连接“十七年”。我们进校两个月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召开,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课堂上实际的变化则没有那么快。当时“右派”尚未平反,反右前后的观点还不能用。于是所能采纳和讨论的,主要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一些理论与争论。老师们很少说“我认为”,尤其是涉及重要观点的介绍,一定要说“我们认为”或者“一般认为”。这让我分辨不出老师本人的意见究竟如何。

在这样窘迫的空间里,我们的文学理论课堂上,重点讲解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个观念也被延伸到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评价之中,是当时最为时尚的理论。这两个概念,往上走,是“革命的浪漫主义”,例如《毛主席诗词》所表现的;往下走,则是“批判现实主义”,例如俄罗斯的那些经典小说。在文学书写中,“(革命)现实主义”主要用来书写当代生活,“批判现实主义”则用来揭露旧社会。它们的功能与服务对象,区分得非常明确。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文学评论家邵荃麟(1906-1971)针对农村题材小说,曾提出“现实主义深化”理论,提倡人物形象多样化,除正反两类人物形象外,还应该写中间状态的人物,这就是著名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