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伟棠的2023年度好书

诗歌不允诺救赎,那是欺骗,但诗歌与广大“无用”之物一起屹立在世界的废墟之上,成为永存的家乡。

责任编辑:邢人俨

《聋哑剧院之夜》,【美】伊利亚·卡明斯基著,王家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

《聋哑剧院之夜》,【美】伊利亚·卡明斯基著,王家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

卡明斯基诗剧《聋哑剧院之夜》,是关于一个二战时期乌克兰的虚构小镇的聋哑人木偶剧团和居民起义的故事,因为诗剧的特质,使得文本在虚构与史实之间的游离游刃有余,让读者恍兮惚兮不知此夕何夕——

因为里面残酷的世界呼唤你把自己民族经历的苦难代入,同时诗的语言又警醒着你:世间的苦难有细微的差异,而我们要辨识这个差异,使苦难不流于号哭和数据。译者王家新引用本雅明在论卡夫卡时所说的话:诗人在这里要做的不是“以童话来对付(历史和)神话中的暴力”,而是如科伦‧麦凯恩所说“阐释并照亮我们共同的聋哑”。

群众造就抗争者,也戕害抗争者,这个永恒的悲剧以诗演示,则获得了一些额外的可能性:也许是希望的卑微化身。而所谓群众,它们依然是滋生抗争的沃土,诗人保留着这点空间给与未来。而在这之间,聋哑状态由否定变成积极的拒绝,是不屈的火种。

你还活着,我对自己悄声说,因此有些东西在你的倾听里。”此乃本书的要义,也是所有幸存者的要义,这里的“说”和“听”因为物理上的不可能,引导我们前往更形而上的理解。“聋,像警笛一样在我们中间穿过。”这样的悖论诗句不但是金句,还是对思考切实的痛击。

当然,在2023年阅读此书,加上过去近两年乌克兰的战争背景,我们还是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现实炮火的震耳欲聋。书中反复出现的这句:“什么是一个孩子?/两场炮击之间的寂静。”已经成为卡明斯基代表乌克兰人对整个世界的质问。还有更温柔的:

开始了:我看见我的国家的蓝色金丝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