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长牙带刺”,银保机构一年被罚150亿元|2023新金融发展报告⑤

个人被罚金额最高的十张罚单均与非法买卖外汇有关。其中,个人受罚金额最高达6093.54万元。

在2023年十大罚单中,六张罚单的处罚对象为非银保类金融机构,且有三张罚单均与支付结算业务有关。

监管部门对非银行支付机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规范围界定已越来越清晰。金融风险和监管空白正被逐一化解和消除。

责任编辑:丰雨

合规和化解风险正成为金融业的硬任务和头等要务。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为“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和“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

随后的2023年12月1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在第23期《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强调“切实解决监管‘宽松软’问题,努力做到监管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让金融监管真正‘长牙带刺’”。

事实上,2023年,金融业已处于强监管严监管状态。金融机构因合规问题而受到行政处罚的数量和受罚金额快速增加。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金融机构一年来受罚信息的统计和分析,恰是映照各金融机构合规建设和风险控制的一面“镜子”。

哪些金融机构受罚最多?受罚金额最高?哪些领域是风险高发地?哪些个人被罚终身禁业?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根据“牧羊犬——中国金融业合规云平台”(下称“牧羊犬平台”)实时统计分析发现,截至12月15日,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外管局(下文简称“一行两局”)及三家各地派出机构共发布12110条处罚信息,罚金合计147.82亿元。其中,4762家机构和7348名个人被罚,234人被处终身禁业。

个人最高罚额六千多万,大额罚单均涉非法套汇

为实时监测各金融机构的合规度,南方周末相关部门合力历时近一年搭建了“牧羊犬平台”。经不断迭代升级与完善,“牧羊犬平台”现已对“一行两局”及其全国派出机构公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进行实时收录,并同步进行人工校验。为确保“牧羊犬平台”数据的精准度,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还对实录各项数据持续进行人工比对。比对结果显示,“牧羊犬平台”数据准确率高达100%,无缺漏和错误之处。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根据“牧羊犬平台”统计,2023年1月1日至12月15日,上述机构共发布12110条处罚信息,罚金合计147.82亿元;4762家机构和7348名个人被罚;436人被禁业,其中,234人被处终身禁业。

机构和个人罚没金额(梁淑怡、刘宇宇/图)

机构和个人罚没金额(梁淑怡、刘宇宇/图)

个人受到行政处罚的类型分布(梁淑怡、刘宇宇/图)

个人受到行政处罚的类型分布(梁淑怡、刘宇宇/图)

在2023年十大罚单中,六张罚单的处罚对象为非银保类金融机构,且有三张罚单均与支付结算业务有关。“牧羊犬平台”更显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5日,在33条处罚对象为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处罚信息中,20条处罚信息的违规事实涉及了“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或“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2023年十大罚单(梁淑怡、刘宇宇/图)

2023年十大罚单(梁淑怡、刘宇宇/图)

在监管部门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处罚信息频发的2023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条例。2023年11月24日,国务院第1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条例》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支付账户开立、使用、变更和撤销等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此《条例》将于2024年5月正式实施。

从个人处罚情况来看,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5日,个人被罚金额最高的十张罚单均与非法买卖外汇有关。其中,个人罚款金额最高达6093.54万元。

2023年个人十大罚单(梁淑怡、刘宇宇/图)

2023年个人十大罚单(梁淑怡、刘宇宇/图)

从总体处罚数量上看,银行业第一,保险业次之。作为全球第一大银行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历来是重点监管对象。此外,银保行业的体量之大,也是上述两个行业违法违规情况频发的原因之一。

机构类型分布(按数量)(梁淑怡、刘宇宇/图)

机构类型分布(按数量)(梁淑怡、刘宇宇/图)

但从受罚金额上观察,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5日,非银保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被罚的金额总额均大于银行业和保险业。在过去几年里,上述两类机构开创了许多金融业前所未有的新业务和新模式。这些业务和模式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风险。但市场创新总领先于监管,因此这些创新的业务和模式在这几年里处在监管空白领域。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分析认为,2023年监管机构对这两类机构的大额罚单体现出了金融风险和监管空白正被逐步化解和消除的趋势。监管新规将把金融业合规度提至新台阶。

机构类型分布(按金额)(梁淑怡、刘宇宇/图)

机构类型分布(按金额)(梁淑怡、刘宇宇/图)

银行:涉贷类违规大额罚单多

在受罚数量最多的银行业中,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及分支机构共870家,罚金近14.55亿元,占银行业被罚金额的50.13%;农商行、城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民营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共1496家,合计罚金13.4亿元,占银行业被罚金额46.18%。

其中,农商行被罚数量超过了国有行,成为2023年罚单的一个突出现象。据“牧羊犬平台”显示,领取罚单的农村商业银行高达690家,而国有银行仅566家。与此同时,股份行被罚金额数值最大,2023年银行业十大罚单的处罚对象里有五家是股份行或其分行。这说明农商行和股份行的整体合规程度均较低。

被罚机构类型分布--银行业(按数量)(梁淑怡、刘宇宇/图)

被罚机构类型分布--银行业(按数量)(梁淑怡、刘宇宇/图)

被罚机构类型分布--银行业(按金额)(梁淑怡、刘宇宇/图)

被罚机构类型分布--银行业(按金额)(梁淑怡、刘宇宇/图)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统计和观察近期监管部门发出的罚单情况发现,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5日,银行业大额罚单主要集中在“贷款‘三查’不尽职”“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和“贷款资金被挪用”三大问题。

此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结束后,银行业大额罚单频发,且违规类型已不止局限于上述三项“老问题”。以金监总局在12月1日披露的关于中信银行被处罚没2.24亿元的处罚信息为例,该信息显示,中信银行涉56项违规行为。这56项当中就包括了“违规发放并购贷款收购保险公司股权”“通过同业投资归还本行不良贷款”及“股票质押贷款管控不到位”等同时涉及贷款、股权和同业投资的关联性合规问题。对此,中信银行回应称,此次处罚所涉问题均发生在2019年及以前年度,已根据监管意见,全部完成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2023年银行业十大罚单(梁淑怡、刘宇宇/图)

2023年银行业十大罚单(梁淑怡、刘宇宇/图)

银保渠道关联性合规问题突出

相比于银行业,保险业被罚金额和被罚数量则较低。其中,财产保险公司被罚数量最多且被罚金额最大,寿险次之。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统计时间段内保险中介公司的违规数量较多,仅次于综合性保险公司的寿险子公司的违规次数。

被罚机构类型分布--保险业(按数量)(梁淑怡、刘宇宇/图)

被罚机构类型分布--保险业(按数量)(梁淑怡、刘宇宇/图)

被罚机构类型分布--保险业(按金额)(梁淑怡、刘宇宇/图)

被罚机构类型分布--保险业(按金额)(梁淑怡、刘宇宇/图)

保险业受罚金额前十张罚单中,七张属于寿险公司。其中,太平人寿以一张800万元的罚单位居榜首。

2023年保险业十大罚单(梁淑怡、刘宇宇/图)

2023年保险业十大罚单(梁淑怡、刘宇宇/图)

纵览保险公司大额罚单,各家保险公司的违规问题集中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和“虚假财报”两大问题。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还注意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结束后,保险业大额罚单同样频发,虽金额不及银行业,但违法违规事项亦不限于上述两大问题。以金监总局12月1日披露的对中邮人寿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副总经理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为例,该表涉及九条案由,均与上述两大“老问题”无关。与此同时,这九条案由与银行近期受到的大额罚单类似,均有各业务甚至各金融细分行业的关联性合规问题。如,“投资银行存款不符合监管规定”“备案前开展境内外股权投资”和“通过银保渠道销售保单利益不确定的保险产品,部分投保人不符合监管规定中的年龄要求且未人工核保”。

山东罚单数量最多,上海罚单金额最大

从地域来看,处罚数量和处罚金额较大的地区较为集中。人行、金监总局和外管局三家机构的山东派出机构辖内受罚金融机构数量位列榜首,远超第二名的河南派出机构。而在受罚金额上,人总行、金监总局、外管总局及三者上海派出机构远高于其它派出机构。

受罚金融机构地域分布(按数量)(梁淑怡、刘宇宇/图)

受罚金融机构地域分布(按数量)(梁淑怡、刘宇宇/图)

受罚金融机构地域分布(按金额)(梁淑怡、刘宇宇/图)

受罚金融机构地域分布(按金额)(梁淑怡、刘宇宇/图)

2023年罚单金额总榜单(梁淑怡、刘宇宇/图)

2023年罚单金额总榜单(梁淑怡、刘宇宇/图)

从受罚数量观察,无论是银行业还是保险业,山东派出机构均为榜首。

机构罚单数量榜--银行业(梁淑怡、刘宇宇/图)

机构罚单数量榜--银行业(梁淑怡、刘宇宇/图)

机构罚单数量榜--保险业(梁淑怡、刘宇宇/图)

机构罚单数量榜--保险业(梁淑怡、刘宇宇/图)

从罚单金额分析,人总行、金监总局和外管总局向银行开出的罚单总额达9.25亿元。上海、浙江和山东派出机构是所有派出机构中对银行派出罚单金额总额的前三名;较之银行业,保险业的情况有所不同。山东省派出机构的机构罚单金额超过了人总行、金监总局及外管总局的机构罚单金额,高达3129.1万元。而其他省份派出机构向保险公司派出的罚单总额均不超过两千万元。

机构罚单金额榜--银行业(梁淑怡、刘宇宇/图)

机构罚单金额榜--银行业(梁淑怡、刘宇宇/图)

机构罚单金额榜--保险业(梁淑怡、刘宇宇/图)

机构罚单金额榜--保险业(梁淑怡、刘宇宇/图)

从个人罚单金额分析,湖南、江苏和浙江省派出机构的罚单金额分别位列前三,个人受罚金额合计分别为15541.84万元、8073.49万元和4450.74万元。

个人罚单金额榜(梁淑怡、刘宇宇/图)

个人罚单金额榜(梁淑怡、刘宇宇/图)

合规是第一要务

总体来看,随着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结束,金融监管工作被提升至一个新台阶。从该会议结束后银行业和保险业受罚情况分析,各项金融活动的合规界线已越来越清晰,监管空白和盲区正逐步消除。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建议,各金融机构要清楚地认识到合规是第一要务,需要更加注重各项业务的合规性,特别是类似于银保渠道和股权等具有关联性或跨行业属性的金融业务。各金融机构更需时刻关注新的法律法规落地,在保持金融业务创新的同时,保证业务的合规。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