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澳门:历史街区见证协商文化

老店墙上的价目表被熏得焦黄,证明着极为稳定的物价,正在发生的世界性通胀似与此地无关,被消解在似乎永恒不变的空间中。而这些空间正是澳门人理解家乡的一部分,被凝固的历史和时间让他们天然就理解这里的多元、沟通、协商、妥协。以及一直未变的中华之根。

责任编辑:杨嘉敏

在澳门半岛漫步,大三巴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无疑,它已经成为澳门的标志,但热衷留影的游客很少会想,为什么一座被烧毁只剩下如牌楼一般的教堂代表着澳门?

烧毁前的圣保禄教堂建在一座小丘上,在附近低矮的建筑面前确实相当恢弘,据称仅大三巴墙面就花费超过3万两白银,代表着天主教在远东的实力。仔细观看,大三巴正面精美复杂的石雕中,同时交织着东西方文化的元素。既有耶稣、圣徒、圣母和天使等西方传统雕像,也有牡丹、龙等中国传统纹饰,甚至因施工者是来自日本的工匠,还使用了大和民族偏爱的菊花图案。墙体用了岭南的传统民居方式——夯土蚝壳墙,一种由粘土、稻草、河沙、碎牡蛎壳和碎石组成的混合物。而且中世纪起,教堂大多面西而建,圣保禄教堂却放弃了这一传统,面南而建,以适应中国的风水学说。但如果透过这些表面因素,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去看,大三巴背后的中西文化交融才更为有趣。

东望洋山  摄影 陈晞

东望洋山  摄影 陈晞

“双重效忠”下的澳门

2023年12月,带着少年时代的疑问,再次踏上澳门,比较完整地走了一遍历史城区,也不禁回想起24年前,我曾经作为数千名首都中学生中的一员,为欢迎澳门回归在天安门广场表演集体舞。

幸运的是,对于我这个心存疑问的过客,位于澳门半岛的历史城区早在18年前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片东西方风格交融的建筑群留住了澳门过往数百年的时空,作为解答的一部分,文化间的协商共融是澳门的生存之道,或许也是宝贵的澳门经验。

划为世界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分为中西部和东部两个较为独立的部分。中西部可算是核心区,教堂、寺庙、官贵大宅、葡萄牙人的治理机构都在这里,记录着从1557年开埠到1586年葡印总督批准澳门享有自治权的早期历史,而东边的东望洋炮台则是澳门自治后修建的防御系统。望厦山、松山、妈阁山呈三角形将历史城区环绕,也在地理上成为澳门半岛原始土地的永久界标,地图上剩下的区域基本都是填海造陆的土地。

澳门最经典的漫步路线从最西部的妈阁庙开始,这里是16世纪当地渔民祈求出海平安的宗教场所,整座寺庙完全是岭南风格,看不到丝毫西方的影响。虽然妈阁庙建造的时间尚有争议,但学者们基本上都认为是葡萄牙人定居前所建。然后沿着崎岖又跌宕起伏的小路往东北方向走,就能抵达葡萄牙人定居后最早修建的天主教堂,分别供奉圣老楞佐(St Lawrence)和圣若瑟(St Joseph),前者是天主教文化中的海上“主保”,后者是耶稣的养父,圣母玛利亚的“净配”,也是劳工的“主保”——想让当地人接受“异教”,功能上当然要实用才行。

圣若瑟修院雕像——耶稣养父子  摄影 陈晞

圣若瑟修院雕像——耶稣养父子  摄影 陈晞

宗教先行是西方势力在澳门落脚的特点之一。达伽马完成东方航行九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