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交媒体成为新时代的“爱心指南”

2023年12月27日,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慈善文化论坛在京举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名誉理事长、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浩明,和与会嘉宾代表围绕“社交媒体时代的慈善力量”这一主题开启圆桌对话。

其间,微博政务公益运营总经理李峥嵘、字节跳动公益平台负责人罗海岳、腾讯公益行业运营负责人焦点、哔哩哔哩公益事务部负责人郭晏含分享了各自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以期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了解公益、亲近公益、参与公益。

让慈善文化走进大众心中

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向上向善的文化深深融入生命基因与人文根脉,镌刻进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

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不断完善,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的认知也日益成熟。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从理念倡导、文化传播、帮扶救助到支持公益行业创新发展,网络社交媒体可谓自上线之日起就发挥着公益事业见证者、传播者、赋能者的作用。

“微博每天近两亿的活跃用户中,40岁以下中青年的比例是95%,其中16岁到22岁的在校学生超过20%,我们希望以微博的平台,向这一群体做好慈善文化传播。”李峥嵘表示,在这一过程中,核心还是构建社会化的传播网络,“这边链接政府、慈善组织,那边链接微博上的大V、明星、公益团体,希望大家共同发挥微博的社交媒体优势,让慈善文化走进大众心中。”

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同样需要认真考量。罗海岳在交流时提到,不仅是图文,运用短视频、直播甚至其他的互动手段,可能是抖音带给传媒环境的最大特点,“同样的特点运用到公益上,也能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和倡导效果”。

此外,抖音能够比较精准地匹配每个人的兴趣和喜好。公益的类别非常多、内容非常丰富,每个人喜欢什么样的公益,可以通过平台对用户的了解,把他关心的、有可能感兴趣的公益内容推荐给他,让他对这个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更容易给予支持和关注。”罗海岳总结说,把这两点结合起来,能够很好地通过媒介内容做公益“种草”。

与抖音注重高质量的视频内容不谋而合,哔哩哔哩还发现了年轻人的潜在力量。“调研发现,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能够拥抱公益、理解公益,未来在他们进入社会时,对于公益也会更加认可。”在郭晏含看来,让慈善文化走近年轻人,这样的趋势在未来会愈发明显,“这一过程中,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腾讯公益一直践行“做美好社会的倡连者”,焦点介绍说,为了做好连接,平台做了几件事情:首先是搭建信任平台,在网友献爱心时给他们推荐更多的好项目,及时发布项目进展情况;其次是便捷参与的产品,除了捐钱,这两年腾讯一直在探索行为公益产品,如答题、捐步等;第三是做好事得“小红花”,所有善意的行为都在“小红花”账户上被记录。

“还有一些创新的探索,比如小红花公谊会、音乐会,还有一些大型公益活动,像是公众熟知的‘99公益日’,包括从2022年开始、很多省级公益组织的公益专场。”焦点提到,腾讯公益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契机,让公益组织可以在这段时间充分展示自身公益项目价值所在。

公益文化传播也需要技巧

人人可参与、可交流的特性,让公众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找到了更多亲近公益的机会。交流中,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要让社交媒体成为新时代的“爱心指南”。

“我们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如何让慈善公益的内容进入普通用户的消费视野。每天有无数的热点和议题,但是公益的内容如何能被用户看到、如何被用户消费、如何被用户接受,这是最大的挑战。”李峥嵘说,如果公众对公益、对慈善文化理解不够,就很难真正投身这一事业。微博是一个基于热点、内容多元的平台,核心解决的就是让慈善文化和慈善公益事业真正面向大众,认知上的改变需要时间、需要方法、需要好的平台。

“说得更直白一点,公益的内容要跟其他更有趣、更激烈、更刺激、更猎奇的内容争夺用户的消费时间。”罗海岳认为,每个人的关注度有限,能够花在消费内容上的时间同样有限,慈善文化与公益内容的传播,要贴近当今网友的阅读习惯和消费习惯,“如何表达项目的内容,得到大多数互联网用户的喜爱和关注,这是一件需要技巧的事情,要让用户觉得过去的3分钟、5分钟没有白花,下次还愿意看。”

选取了好的内容,要如何拍摄?郭晏含发现,很多用户到B站拍视频的时候,会遇到一个不容易跨过的“门槛”——怎样制作高质量视频做好宣传?有些公益机构的视频,并非一定要标杆立意特别新颖,或者一定要拍得很“炸裂”,那些能够让年轻人共情,让他觉得真实、真诚的内容,哪怕只有两三个粉丝的账号也会有几百万的播放。

“在B站除了拍视频,还要做好和账号的互动,一旦出现质疑,能够真诚回应,这些举动也能够帮助公益机构‘涨粉’,甚至拉来筹款。”郭晏含表示。

如何让公益文化的传播更加有效果?

“首先是捐赠人的培育,我们发现捐赠人在为公益项目捐赠的时候,更多是出于对腾讯公益平台的信任,而不是对项目的信任。其次,捐赠人的观念还是传统的参与方式,更喜欢捐物,而且还是冲动型捐赠。”焦点透露说,接下来,平台会考虑如何培育捐赠人基于项目和机构做捐赠,同时倡导他们理性捐赠。与此同时,很多公益组织缺少做传播的专业人才,很少有公益组织有专门的传播部门,“公益组织对于数字化产品的理解能力仍有待提高”。

聚焦社会关切实现人人公益

近些年来,社交媒体与公益机构、爱心企业和人士紧密合作,持续推动公益项目的发展与创新。如何通过媒体平台助力公益内容更好传播,让公众了解公益项目的理念和模式,从而产生共鸣?

在这一过程中,微博一直在考虑如何把公益内容与社会公众做好结合。

“电视剧《问心》的热播,带动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国家卫健委,挖掘了剧中很多医生原型,后来联合华西医院做了一个话题,叫‘问心的原型在华西’,这个医生在治疗儿童先心病方面的专利技术非常先进。”李峥嵘说,公益的背后就是社会的实际问题,很多家庭有先心病的孩子,但他们没有能力找到好的医生,或者没有经济能力解决问题,更多网友关注就会带动相关的爱心捐款,“这只是其中一个案例,我们希望把公益和微博上的娱乐、明星、大V紧密融合在一起”。

李峥嵘表示,政务公益承担着履行社会公益的职能,其服务的16万个账号从中央部委到各地基层,通过平台的对接、扶持,希望带动这些账号做好政务公开、与老百姓的互动,同时也在做社会治理。

抖音平台上,由孤独症孩子组成的“爱特乐团”让罗海岳印象深刻。“他们前期都是线下义演,因为遭遇新冠疫情,无奈转向抖音,把平时的排练和演出情况放在线上。”罗海岳说,这样的“反转”,让乐团得到了比以往线下演出更多的支持,也有了更多经费能够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加入其中。

“比起其他平台,我们可以把一些非常小的故事和一些小众的公益项目讲好,从而获得非常大的流量,让更多的人知道。”在罗海岳看来,抖音进社区、进家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哪怕只有三四个人的社工组织,干的可能只是社区里一件小小的事情,只要这个瞬间足够感人、事情足够美好,全国人民都会愿意看到从而给予支持。”

罗海岳认为,社区生产出来的内容有基层的美和真实,具备独特的优势,“不用专门去加热它或者怎么样,自然发酵就可以了”。

“简单说,从人人可公益向人人爱公益方向发展,向用户提供悦人悦己的好公益模式,激发用户的善念,为行业的发展涵养水源。”焦点表示,腾讯公益提供数字化工具,可以帮助解决公益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透明度和信任问题。同时,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创新出新的公益参与场景和模式,让大家更加持续地探索新的社会议题,并用创新的方式加以解决。

如何让公益内容映入更多人的眼帘,也是哔哩哔哩一直在尝试的事情。“很多年轻人在B站会关注娱乐化的活动,比如赛事、游戏等,如何让他关注的内容与公益产生情感上的链接?”在工作中,郭晏含发现,从最初的“镶嵌”到“互嵌”,公益需要跨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去年我们有一档公益节目叫‘特优生’,让盲童小主播参与其中,他们不仅是演员,也是监制,让用户看到视障者未来除了从事按摩工作,还有其他更多可能,这样的节目让年轻用户非常认可,觉得通过公益能帮人实现社会价值。未来,我们还会延续这样的方式去开展合作。”郭晏含说,通过视频讲好人物故事,让受众能认可、能共情,也会带动非常大的筹款能力和传播效应。

在焦点看来,一个好的项目,能得到网友的青睐和捐赠,往往是能够解决回应某一个社会问题,“不久前,我们更新了基金会的使命,就是让公益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所有的工作策略也都是围绕这个使命来的。”

“以微博之力让世界更美”,李峥嵘同样希望借助平台的力量,解决问题背后的人面临的困境,“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他们被看见,因为被看见,更多人加入进来,一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完成目标,这也是我们的方向和愿景。”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