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古音原来是“爸妈”,哥哥与可汗有何关系?

鲜卑语的“阿干”,原本就是对年长男性的尊称,既可以指父辈又可以指兄长。此外,“可汗”一词很可能也与“阿干”同源——“阿干”的中古音,大致为aqan;而“可汗”的中古音,大致为qaqan。因此“可汗”的本义,可能就是“最尊敬的男性长者”。而agan这个词在现代蒙古语中变为了“ah”,依然可以泛称年长者。此外满语中的“阿哥”,也被认为是agan的变体。

责任编辑:陈斌

很多人在学外语的时候都曾发现,不同语言中的爸爸、妈妈,读音都很类似,这种共通性似乎跨越了文化和地理的界限。于是常有人好奇,“爸妈”这对称呼是不是受到了外来语言文化的影响,替换掉了汉语传统的“父母”和“爹娘”?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汉语中的“爸妈”并不是外来词汇,反倒是“爹娘”疑似舶来语。

“父母”与“爸妈”

上古汉语中父母二字的发音,基本上就是ba和ma。已故著名语言学家郑张尚芳先生,曾专门写过一篇论文《今人口语里的古音》讨论此问题:上古音最明显的是鱼模韵读低元音a,模韵“呼”(呼气)上古读haa,中古不变就写为歌韵“呵”(苏轼四时词“呵手”),现在还不变则写作“哈”。《广雅》“呵呵,笑也”,那是中古前期的ha,现在不变也写作“哈哈”,两字同音才合并了。“父”字是虞韵(来自鱼韵合口),上古读ba,中古不变,就写“爸”(捕可切),宋代《集韵》记了吴音“必驾切”pa,只声母清化,跟现代汉语“爸”一样,韵母却一直传了三千年还是a。

此外,古汉语是没有“f”这个声母的,这一点仍然保留在闽语当中——所以网上有人调侃,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