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创新创业样本丨简甦:人生中的每一步都算数

简甦,一个二十年的持续创新、创业者。他说创新、发明的乐趣就是对未知探索的乐趣,“我爬山就爱爬野路,对我来说在可承受范围内,探索任何未知都是有乐趣。”简甦把自己喜欢的创新历程和儿子喜欢的“密室逃脱”游戏相提并论,“都一样,就是不断解决问题,找一条路走出去的过程”,“或者说所谓的创新、创业,不就是挖一个坑自己跳下去,再慢慢爬起来嘛。”

上一次,简甦给自己挖了大坑,并成功爬出坑,是在十年前。他的专利发明,ESO(减风增浓)技术,在包装印刷行业创造了一个应用的奇迹——在过去的八年里,整个包装印刷行业几乎都已经全面使用这项节能环保技术,“少说这项技术都为这个行业省下了数百亿的资金了。“

无中生有的庞然大物

创业故事要从简甦创业前效力的一家做彩钢板的公司说起。彩钢板就是在普通钢板上复合一层各种颜色效果的塑料薄膜,替代在钢板上刷油漆这道工序,减少刷油漆产生的环境污染,对外也宣称为环保材料。当时该公司老板看中了简甦在家电行业深耕多年的沉淀,希望他来参与运作这家公司,冥冥之中,让他完成了从家电行业到节能环保行业的赛道转换。

新入行的简甦发现生产中印刷与复合两个工艺环节都要排放大量废气,刺鼻难闻的废气让人流泪嗓子疼,外人在车间内根本呆不住,简甦也觉得如此排放废气不可接受,认为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但简甦多方打听后才知道这是当时包装印刷行业默认的问题,基本靠忍,并没有解决方案。当时环保要求并不严格,要求配备的环保设施也是走走形式,并无实际效果。

没有现成技术,一路从大学就爱发明创造的他,自然就想到自己去设计解决方案。

“我头脑中闪现的就是冷凝概念。”曾经在科龙家电工作,主导开发空调控制器,所以简甦对自己电子专业之外的制冷技术有所了解——制冷的时候,如果空气湿度大,就有冷凝水渗出。“一样的原理,有机溶剂和水都是液体,前者在在高温下会挥发成难闻的废气,自然在低温下可以变成液体。“不希望车间排放难闻的气体,就想能否把它冷下来,变成液体的有机溶剂,然后循环使用。“

一个粗略的解决方案瞬间点燃的当年的创业梦想——就是加一条冷下来的工序,可以解决包装印刷行业和涂布行业老大难的环保问题,并能回收使用价格不菲的溶剂,宽广的应用场景,可观的经济效益,让简甦与他在大学同窗余志君开始了一拍即合的投资创业。“在当时互联网的年代,通过投资让一项技术变成一个产业,似乎是一种时髦。“

一道冷下来的工序?那么多冷才能成功回收溶剂?回收溶剂怎么处理才能循环使用?一切都是模糊而未知。“所谓创新,就是有个解决方向,一路把很多未知走通,走向后面的已知,有的走通就是成功了,有的没有走通,就失败了。“

未知走向已知,第一步首先在纸面走通。有整整八个月的时间,简甦的工作模式就是一个人到处搜集资料,然后面对一个电脑,一直在画各种各样的图,来完善这个项目的思路。经常一幅图要画了无穷多次,不停修改。想把溶剂回收,需要换热、制冷,脱水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多有各种性能参数的匹配的设计图,需要一边画图,一边计算。计算的模型开始也是不清晰的。需要不停地尝试,画很多次。“比如换热器,这个换热器的设计不同以往,是特制的。我是一个换热器的外行,我需要设计一个特别的为我所用的换热器,首先我就需要学习。至少我要学习换热器的相关理论,然后根据我的新需求,想办法去设计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案,再去和相关技术的供应商对接,看看有没有可能实现我的想法。最后再可以设计一个动手做得出来的方案,这才有制作一个换热器的可能。”

一个方案,包含了若干类型图,若干细节图,辅助图,计算的方案,怎么加工,怎么组装,这些细节都差不多了,才有开模、制作,一片片组装。终于,一个三米高,两吨重的庞然大物,从头脑中,从图纸上,落实到了现实。实验室样机完成,广东环葆嘉节能有限公司的前身也成立了。

创新经历的失败就好比一个贵州人吃的辣椒,这是家常便饭

面对这个庞然大物,简甦觉得跨越难度太大了。

他自认是发明创造的一把好手,可是之前的创新都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还有进口的先进产品参考借鉴,在别人的基础上去完善,提升。而这次发明创造是在一个他专业之外的综合技术领域,把一个他也不知道应该是什么样的东西,在脑袋里一点点完善,然后做出一个庞然大物。他说大概就是大胆吧,敢于尝试。

“恐惧?没有。怀疑是肯定有的。最终结果没有呈现出来,都是有权利去怀疑的。产品出来也要怀疑,去验证,验证一次依旧要怀疑,要长期验证。“

实验室样机测试结果,溶剂可以回收,但是回收很少,所以气味问题完全没解决,完全不具备商业价值,“试验证明这个思路有希望,都不能说可行。如条件具备就无限接近了。“

具备条件一,专业知识储备。简甦的专业是无线电通信,在科龙空调工作时对制冷技术有所了解而已。当年的创新涉及面太宽广,化工技术、流体力学等等,没有团队的他只能自学,然后一知半解地做设计,基础不扎实顾头不顾尾,也导致设计偏差很大。如今的简甦,因为这一系列的发明,已经把自己蜕变成一个各方面技术接近专业人士的通才,以他现在的知识储备,他很清楚关键的冷凝步骤必须达到零下40度。条件二,技术。当年冷凝零下40度属于一个相对尖端的技术,因此很难突破局限去大胆设想。而经历十多年的进步后,这个技术在行业中已成为寻常。具备条件三,人力和物力。节能环保项目往往是一个跨界的研究课题,需要汇集不同专业的人一起来解决问题,组建这样的团队是一个费钱费时的事。

2011年,简甦记得儿子出生那天,他必须去东莞,有一台样机在实际环境中测试。这算一个小成就,第三代样机在自己厂房试验效果还行,可以拉出去溜溜。而出去测试的效果并不理想,冷凝后,水结冰堵住机器的问题还是存在,溶剂的回收比例没有那么高。“没有期待、担心,没有那么多惴惴不安,就是一步步往前走,方向对了,就是不断去尝试吧,这个道路上遇到的失败之多,就像我一个贵州人吃辣椒一样,是家常便饭。没有那么多时间和心思去惶恐。”

从投资50万到投资1000多万,框架清晰了,团队有了,一代代的设备在制造。不断地测试,前后四五代,20多台机器,每台造价几十万,每一台都忧喜参半,因为每一台都有进步,但最终都还是得出一个让人沮丧地结果:印刷机的烘箱太多,漏风太多风量太大,导致冷凝后,溶剂的浓度上不去,哪怕零下40度都不足以解决问题。而温度一低,一方面因为结冰影响机器运行,另一方面制冷的能耗就更大,节能环保的目的就没有真正达成。简甦和他的团队决定放弃印刷机市场,把目标收缩在复合机上,在复合这套工序中去使用,来达到回收溶剂的目的。最终做到回收溶剂80%,但是回收的溶剂不能直接使用,经济价值不高,回收溶剂创造价值的这条道路依旧不算真正走通。

2017年,简甦及其团队已经把冷凝回收的关键技术基本摸透了,遇到了一个天作之合的客户:风帆美新,后者希望他们能将冷凝回收技术应用到蓄电池隔板的生产中,帮助他们回收应用数量可观的三氯乙烯。简甦根据三氯乙烯不溶于水的特性设计了一个新的方案,溶剂回收率达到99%以上,节能效果也非常显著,回收回来的三氯乙烯比较好分离提纯,提纯后可直接循环应用于生产。这个项目,风帆美新投入近1000万,一年溶剂回收及节能的收益超过5000万,持续使用至今,已经创造了超过3个亿的收益。

这个标志性的项目创造的价值显著,为前期屡屡碰壁的环葆嘉节能带来了希望,不但获得政府珠江西岸首台套设备130万的奖励,也迎来了新的融资方的加盟。

剑走偏锋的ESO,成了行业的最佳配角

减风增浓(后期起名为ESO)技术一直是环葆嘉舞台上的第一主角。多年,公司贴钱贴力,希望能通过减风增浓的技术路径,能达到经济回收溶剂的目的。彼时,国家对环保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环葆嘉的冷凝回收技术能减少有机溶剂(VOCs)排放,但是不能保证达标,所以,从溶剂回收的角度看,ESO大放异彩的机会不多,恐怕只有在溶剂用量更大的涂布行业才有前景;但单纯从节能的角度出发,ESO不失为印刷机和复合机的绝佳伴侣。简甦与上海灵博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的周发明总经理就利用ESO大幅度节能的方向达成一致看法,决定一起进行验证。

几乎同时,在《包装前沿》杂志上,中国印工协VOCs治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建军读到了简甦介绍污染治理技术的文章,出于行业敏锐,他主动联系简甦,介绍了包装印刷行业迫切的治理需求,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包装印刷行业找到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国外治理有机废气的主流解决方案中,一个高富帅的主角RTO出现了。RTO设备是一种专门处理废气的燃烧设备,它能把废气升温到800℃,通过高温把所有废气中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比较彻底实现废气治理,但不解决碳排放问题。大风量的进口RTO设备非常昂贵,动辄上千万,让包装印刷行业的中小企业望而生叹,同时,处理废气消耗的天然气成本高昂也让这些企业望而止步。这样的解决方案,价格是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无法承受的,这就是李建军秘书长找简甦的原因,

恰逢其时,简甦与周发明的联合验证取得成功,ESO的节能效果显著,所需热能降低至原来的30%以下,而且不影响产品烘干效果。与此同时,废气的排放总量也减少到原来的20%左右。灵机一动,简甦换了一个思路看待自己得当家花旦:减风增浓后废气中VOCs浓度同步上升5倍,但还够不上冷凝回收的经济浓度,既然回收溶剂的效果不理想,那就改变应用路径,回收热量。把废气中的溶剂变成燃料,配合RTO直接燃烧产生热量。这样不仅不需要添加天然气去辅助燃烧,还能把燃烧废气的热量循环运用在生产上。当节能环保变得有利可图,企业的污染治理才可持续。第一主角做不成就做第一配角,简甦给自己的技术取了一个洋名字——ESO,与RTO匹配。

看似完美这出戏,刚开始几乎所有包装印刷行业的权威人士都不认可。简甦说“他们觉得我是骗子“。

包装印刷商业权威专家的普遍共识是:新风量要大,才能干燥得好,溶剂残留量才低。这是他们长期形成的固有观念。他们认为如果热风中溶剂浓度高,残留量就会大,对烘干效果有影响。这的确是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到的现象,但这只是原有设备缺陷造成一种虚假的现象,并不是本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简甦并非行业人士,所以没有“行业偏见“,他习惯从底层的技术原理出发,比较容易看穿本质。而他最基本的理论支撑是100多年前就有的道尔顿蒸发原理。有理论基础,也有实际验证结果,但毕竟颠覆了行业中大多数人的认知,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完成的任务。简甦不得不在李建军搭建的舞台上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用更多的验证数据来证明自己,甚至一次次拉上圈里的明白人周发明一同上台进行说明。

为了改变用户的认知、习惯;为了取得用户的理解与信任,环葆嘉几乎是彻底曝光理论基础与技术细节,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持续宣传推广,ESO的原理终于被行业的广泛接受,ESO+RTO也称为行业VOCs治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但模仿者先于用户理解接受了环葆嘉的技术,仿制的设备很快就百花齐放,环葆嘉由于前期投入过大,缺乏成本优势,反而在收获的季节落了下风,并未获得与投入及贡献成正比的收益。

虽然故事的结果是一个峰回路转,意想不到的版本。不过,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为行业带来了上百亿元的经济效益,为环境减少污染和上百万吨的碳排放,所做的贡献也得到行业的认可,简甦还是感到自豪,他觉得自己的社会价值再一次得到了体现,算是做了善事集了功德。他自信满满地说,下一次会更好。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