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操盘百倍暴利?

民众的情绪被充分点燃之后,冗长的表演在今年3月意外地以“拍了不给钱”的肥皂剧形式收尾。一场喧嚣中,谁在获利,谁陷其中,而狂欢的人群是否依然茫然不觉?

责任编辑:曹筠武

由外国人设计的圆明园兽首,如何从默默无闻到突然成为中国流失文物的象征?其价格又如何从最初的十余万美元通过拍卖换手步步飙升百倍?自流入市场以来20年间,“兽首”怎样拨动我们民族记忆中那根敏感的神经?“回归”又如何被贴上“爱国”的标签?民众的情绪被充分点燃之后,冗长的表演在今年3月意外地以“拍了不给钱”的肥皂剧形式收尾。一场喧嚣中,谁在获利,谁陷其中,而狂欢的人群是否依然茫然不觉?

3月26日,圆明园鼠兔两首拍卖的付款最后期限。从厦门传来的消息说,以1400万欧元高价“拍得”兽首的文物藏家、商人蔡铭超依然坚持打破行规:“这个款不能付”;拍卖公司佳士得则在发给本报的邮件中“按照行规”:“我们不予透露卖家、买家的资讯;我们亦不予评论或估测我们的下一步措施”。

一边坚持不给钱,一边低调未有反应,关于圆明园鼠兔两首的拍卖依然一番乱局。局犹未了,万众瞩目中结局无法预知。而以回归为背景,以国宝为噱头,以爱国为包装,一场关于兽首的狂欢大戏却已上演20年。自1987年进入拍卖市场以来,相关兽首成交价格一路狂飙,涨逾百倍。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目前回归的5件分别是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其中除猪首外,其他4件均与拍卖有关。而这5件均是通过回购而来,无一是通过法律途径“回家”。“市场繁荣,乱象丛生。”资深记者、《谁在收藏中国》的作者吴树以八个字总结收藏拍卖市场。在他看来,围绕兽首狂欢有一直不变的两大主题词:一是爱国,一为爱财。

乱局之中,有人趁乱获利,有人在漩涡中不可自拔,更多人茫然不觉。“是到了刹车的时候了。”文物学者谢辰生迎头泼下一兜冷水。作为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最早明确提出“文物”定义的87岁老人,他的告诫是,“以后类似的事情再也不要干了”。

圆明园兽首

圆明园兽首

■链接
已有下落的圆明园七兽首流向

■ 鼠首、兔首
原为法国私人收藏家收藏。
2009年,鼠、兔首在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被拍卖。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以总计3149万欧元的价格拍下了圆明园鼠、兔首,随后宣布拒绝付款。
■ 牛首
1985年,一美国古董商在加州一处私人住宅内发现,以1500美元购得。
1989年,台湾企业家蔡辰洋(寒舍艺术中心创始人)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4.85万英镑购得,根据寒舍公司说法,后“转让其他台湾收藏家”。
2000年4月30日,中国保利集团以700万港元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购得,现存放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 虎首
1985年,美国古董商以1500美元购得。
1989年,台湾企业家蔡辰洋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3.75万英镑购得,根据寒舍公司说法,后“转让其他台湾收藏家”。
2000年5月2日,中国保利集团以1400万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购得,现存放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 马首
1985年,美国古董商以1500美元购得。
1989年,台湾企业家蔡辰洋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8.15万英镑购得,后以大约1000万新台币的价格转卖给“清玩雅集&r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