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的成功与阿根廷的失败,是否差了一个皮诺切特?

智利在去除皮诺切特的影响时,并没有彻底与他撇清关系、一定要走向他的对立面。即便是中左翼的执政联盟上台,依然延续了原来的大部分经济政策,甚至是继续深化发展这些政策。

但是在阿根廷这边,原来推动改革的经济部长德奥斯1981年下台,新上任的经济部长随即改变了阿根廷的经济政策。2003年左派领导人基什内尔上台,全盘否定了1990年代推行的新(古典)自由主义路线,开始强调所谓的社会公平和公正,急于和原来的执政党撇清关系,而不是对原有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吸收。

责任编辑:陈斌

阿根廷在米莱的带领下,正在进行一场经济自由化改革。对米莱是第一次,但对阿根廷来说并不是。作为一山之隔的邻居智利,与阿根廷有几分相似。都曾经经历了长期的军政府统治,也都曾经在1970年代进行过新(古典)自由主义改革。区别是,智利成功了,而阿根廷却失败了。

今天的智利,2023年人均GDP1.73万美元,阿根廷是1.33万美元。2023年智利通胀率为3.9%,而阿根廷却高达211.4%。另外智利的经济自由度排名第33位,属于第一梯队,而阿根廷排在第161位。

这几个数据未必能反映这两个国家的全部经济状况,也未必是当地人们生活状态的全貌,但同为拉美国家,仅被安第斯山脉隔开,了解一下智利经济改革的成功,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年阿根廷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阿连德时期智利的激进变革

今天我们说起智利,很多人想起的可能是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总统皮诺切特。而在皮诺切特之前,智利还经历了一位特殊的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要了解皮诺切特,有必要先简单了解下阿连德。阿连德是一名典型的智利精英,他从医学院毕业后,31岁就当上了卫生和社会福利部部长,他在这个职位上获得了认可和影响力。在1970年的智利选举中,阿连德得到了大约36%的选票,最终经过议会确认,以微弱优势胜出成为总统。

阿连德是一个典型的左派人士,他在参选时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温和派,但是当选后他不再“温和”,转而选择了非常激进的施政策略。他首先获得了议会的一致支持,将智利境内由美国所有的铜矿开采公司国有化。

但是为了避免支付赔偿金,阿连德说这些公司的既得利润中超过特定收益的部分是“超额利润”,这部分“超额利润”和智利政府要赔付的金额互相抵销了。此外他还主导了一些其他大型国际商业集团的国有化,如此一来严重影响了智利的国际声誉,并且跟美国走到了对立面。

阿连德决心要把智利从原来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变成一个符合他理想主义的统制经济国家。他强行征收了大量土地,并将它们转化成集体合作社。同时他认为,智利工业化还不够,没有发挥出全部产能,提高工资才能促进工业提高效率,于是把所有工人工资提高了35%-40%。

但是正如撒一个谎,需要用无数个谎言来弥补。为了防止物价跟着上涨,阿连德又宣布冻结物价,实施价格管制,很多普通消费品都不允许涨价。大幅提高薪水的同时,他还扩大政府支出,这在短期内确实制造了一定的繁荣假象,但问题很快暴露。

首先是商品短缺,很多东西买不到,货一到人们就排队抢购,有时候排队过长甚至会阻碍交通。商品短缺、有钱无货,于是就出现了“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