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摔碗酒”到“尔滨现象”: 制造网红城市的十条原理 ——“社交红利”时期的中国城市形象传播趋势报告

自2017年以来,至少已有52座地级以上城市出现过“热搜级”传播事件,占据全国近300座城市的近20%,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仅有7个省份还未出现过“网红城市”。

在这场城市的创意革命中,两种变量不容忽视:一是在创意的表现形式中,技术的参与越来越强;二是创意的主体与技术同步下沉,从传统机构泛化为全民共创。

(本文首发于2024年2月2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李林薇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视觉中国/图)

移动媒介延伸人类感官的当下,任何一座城市都有一举成名的机会。城市形象传播,在短短的数年间,呈现出了多种可能路径。

回看2016年,歌手赵雷在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上一首《成都》,让成都红遍全国的大街小巷。彼时,电视媒介仍有较强的传播力。2017年以来,短视频平台兴起,只用15秒,就能捧红一个素人、一座城。西安、重庆成为“风口”下的第一批“网红城市”,类似永兴坊摔碗酒、轻轨穿楼,在网上被“疯传”。

作为专业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团队,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运用多学科理论和大数据分析方法,持续观察一座座在网络“走红”的城市。

网剧《隐秘的角落》热播,湛江进入大众视野;某摄影师不经意的一个镜头带火了丁真,也带火了理塘;北京通过讲述“故宫六百年”的故事,在大众心中种下了故宫拥有的“工匠精神”。在该年度城市传播观察中,我们认为城市形象传播呈现两大趋势——出圈与出新。相对不为人知的“小城”,借势提高“能见度”;声名显赫的“大城”,调整传播内容和创意,刷新城市形象。

2021年,我们认为,城市形象传播迈入了“演变之年”。一是社交网络继续推动小众城市的知名度,山东曹县成为了“宇宙中心”,漠河舞厅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打卡地;二是历史文化名城调整城市故事内容,其中最出圈的莫过于河南卫视。其推出的《唐宫夜宴》《端午奇妙夜》《中秋奇妙游》等节目获得了口碑和流量的双重好评,也带动了龙门石窟、应天门等景点的曝光,展现出文化流量的可能性。三则是在疫情常态化时期,地方政府治理成为焦点,特殊时期城市形象备受关注。

而2023年至今,可以看到“网红城市”的进化历程加快,影响势能更加强劲,联动效应更加明显。爆火剧《狂飙》掀起“江门”热潮,现代田园剧《去有风的地方》上演大理的治愈之途,天津跳水大爷向全国人民展现了天津的快乐精神,贵州“村超”和“村BA”双开花,全国网友争先“进淄赶烤”,《繁花》重现上海黄河路的辉煌。只是没人能想到,2023年末,还能再出一个“尔滨现象”。

从2017年的“摔碗酒”到现在热度依旧的“尔滨现象”,我们期待从更大的视野观察热搜榜上的城市。

据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至少已有52座地级以上城市出现过“热搜级”传播事件,占据全国近300座城市的近20%,其中西安、重庆、洛阳、长沙、湛江等城市更是出现过反复“走红”现象;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仅有7个省份还未出现过“网红城市”。

可以说,每个城市都有“走红”的可能。文旅资源的比较优势,地方政府的回应,这些议题也伴随着“走红”议题出现。

如今,我们关注“网红城市”时,会越来越多思考流量对城市消费的拉动,关注地方文旅的想象空间。例如,淄博作为老工业城市,能不能接住流量并实现产业结构转型?而哈尔滨的冰雪经济,能否成为新时代振兴东北的切入口?

2023年无疑是“网红城市”全面绽放的一年。在这个节点,我们系统观察2017年以来“网红城市”诞生以及城市热点事件中城市形象的塑造特征,提出中国城市形象网络传播的十大原理。

①人人都有摄像机的时代,大城、小城都有走红的可能。

20年前,两位美国学者明确提出“We Media”,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开始为人关注。“自媒体”这一概念随着2009年微博的上线在国内掀起风潮,此后微信、抖音、快手等“新新媒介”陆续登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每个人都有摄像机,每个摄像机都是通往10.79亿人的窗口,安迪·沃霍尔的15分钟成名定律由预言变成现实。折叠的现实世界,被互联网拉平、被摄像头聚焦、被所有人看见。每个城市拥有公正而平等的机会,被10亿人观赏其景观、了解其文化、传播其形象,点亮网络世界的“高光时刻”。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形象传播的公平性与技术算法的公平性,并不相同。后者是有争议的伦理话题,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与数字鸿沟的隐形性同时存在,信息茧房、工具使用方式造成的效率差和信息差,都某种程度消解着技术本身的无差别性。但是,城市形象传播的公平性却一定程度避免了“数字鸿沟”。

一方面,随着短视频深入下沉市场,城市的景观与风俗不仅没有认知上的高门槛,反而是具有独特性的新奇存在,天然具有吸睛基因;另一方面,城市化推动人口流动,使得城市与原住民的关系松绑,散布到全国各地的游子带着回忆与热爱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与变化;与此同时,“吃瓜群众”这一看客群体带着个体的情感投射与向往,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三者共同形成的信息传播网络,加速着城市的“疯传”。

2017年以来,太多大城小镇的网红之路证明了城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