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明 | 我与来新夏先生的不解书缘

2023年底,煌煌九大册《来新夏文集》面世了,当拿到样书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着无比的快慰和轻松,压在我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可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了。

责任编辑:刘小磊

来新夏教授(1923-2014)。图片来源: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网站

最是人间留不住,转瞬间来新夏先生就走了整十年了。

2014年3月31日,得悉先生驾鹤西去,顿时惊恸不已,不愿相信这是真的。2012年5月,浙江萧山有先生九秩华诞之庆,我在会上亲聆先生以“有生之年,誓不挂笔”自誓,掷地有声,言犹在耳,且先生身康笔健,百岁期颐应无悬念;说更近点,2014年1月11日借出差北京之机转道天津去看望,他身体还硬朗得很,2月21日还给我来信,不成想说走就走了。兀兀呆坐书斋,摩挲先生题赠“家明兄存正”的一本本著作,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于是当即订机票,连夜赶赴津门送别。此后一直想写点文字,追忆与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却由于自己的慵,迟迟未曾动笔。日前,来先生夫人焦静宜老师来电,告知今年3月在来先生家乡有个“来新夏书院开馆暨《来新夏文集》出版”研讨会,说我是文集出版的“第一功臣”,希望我写篇短文,这勾起了我与先生交往的许多记忆。先生长者风范,温厚慈祥,每每与先生交谈,真个是如沐春风,其情其景,仿如就在昨天。

盖因我乃一介小编辑,与先生的交往,总括起来四个字:以书结缘。

一、值得骄傲的一笔

不记得是哪一次到访邃谷(编者注:来新夏斋号),来先生问起我读研究生学的是什么专业,我说我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学的是历史文献学专业,他说那正好,看能不能帮他整理他先祖来裕恂先生的《易学通论》。我说恐怕学力不逮,难以胜任。他说你受过研究生的专业训练,又有机会亲炙金景芳、罗继祖等名宿,一定能行。在先生的鼓励下,我不知深浅地就答应下来了。回广州不久,先生给我寄来了《易学通论》底稿的复印件。工作之余,我便抓紧研读文本,了解来裕恂先生的行迹与著述。

来裕恂,字雨生,号匏园,浙江萧山长河镇人。早年肄业于杭州西湖诂经精舍,亲炙经学大师俞樾,俞樾称许其“颇能通许郑之学”。后又东渡日本求学,归国后由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曾以浙江民政厅厅长马叙伦之荐,出任绍兴知县,然以不善逢迎故,仅半载而挂冠而去,继续从事教育事业而外,潜心学术,寄情诗词。他一生著述宏富,《易学通论》为其遗著之一种。此书义理与象数兼综,不主卜筮,书中多采摭前人成果,融会贯通,申以己意,而又不琐琐于章句、字词之义,强为曲说,迂回解义,故其论述理路清晰,条理顺达,允称简明、精当。要之,此书虽非具有总结性或是开创性之易学著作,其在易学史上之地位,与李镜池、高亨、闻一多等所著亦有距离,然其作为一部出现在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转型之际的以传统治学方法治易之著作,自有其价值与意义。

来新夏祖父来裕恂所著《易学通论》。作者供图

《易学通论》手钞稿,原藏于家,来裕恂先生逝世后,因其家人远居北地,其书稿及家什,均为家族宵小盗卖。此书全稿即在劫中,后辗转古旧书肆。20世纪80年代初,终归杭州图书馆收藏。

此稿大部分字迹较工整,然很多地方却异常潦草,难以辨识,输入电脑无法假手他人,得一字一字敲入;兼之所据整理钞本,为所知之惟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