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荔枝之乡”的压力与未来

增城的发展除了依靠广州的城市扩张和经济辐射,增城东部和北部也要主动作为、练好“内功”,主动拓展商机,才能更好地与来自西面、南面的资源对接,让“荔枝之乡”的歌声传唱下去。

发自:增城

责任编辑:戴春晨

过年自驾回家,车子即将下高速时,都会经过一个巨大的路牌,上方写着两行大字——“欢迎来到中国丝苗米之乡、中国荔枝之乡”。

一直以来,我为家乡的这两个响亮的名片感到骄傲,但同时,我也为家乡的发展感到焦虑,因为无论是交通设施、文化旅游还是科技创新,增城直观上给人一种发展平缓、发展相对靠后的感觉。

为什么这么说?

论产业,曾被誉为“国际牛仔城”的新塘镇正在经历产业转型,虽近年侧重布局智能装备与人工智能,但从发展的时间看,其根基尚不及天河和黄埔;论文旅,增城尚未能与荟萃岭南文化的越秀和荔湾同台竞争,也比不上特色温泉、田园采摘更强的从化和惠州市龙门县强有力的竞争;在特色农业方面,“增城四宝”(荔枝、丝苗米、凉粉草、乌榄)远近驰名,部分加工副食品甚至远销海外,却因其产量和产值有限,终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城市形象方面,曾经一颗挂绿荔枝以55.5万天价拍卖的美谈已成旧闻,20年后风华散尽,能够代表增城,且对外传播度广、深入人心的品牌故事说得也少了。

这些认知,只是我对故乡发展的感性认识,究竟增城在广州11区中这种发展“靠后”的位置是否符合个体的直觉?我试图从公开的统计数据上找到佐证。

增城荔枝丰收,农户采摘现场。(新华社/图)

经济指标里的增城

从各项经济发展指标看,增城是广州全市11个区中的“后进生”,在重要的经济指标上表现不算拔尖。从2023年的GDP总量上看,增城以1452.46亿元的成绩排名第9,占广州全市GDP的4.78%;从人均GDP看,增城在2022年同样排名第9;从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看,增城以60.96%排名倒数第3。

如果我们从城镇化率来观察一地的现代化程度,那么荔湾、越秀、海珠和天河是第一梯队;黄埔、番禺、白云是第二梯队;南沙、花都、增城、从化是第三梯队。新世纪以来,增城处于广州经济的边缘地带,缺乏第一梯队的“省城基因”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