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奇书”到“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为何没入选?

就像现在有些文艺比赛,有专家评分,有观众评分,最后看综合得分。现在这个“四大名著”的说法,也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儒林外史》等等是被群众打分淘汰掉的,《封神演义》等等是被专家打分淘汰掉的,最终胜出的就是这四部了。

责任编辑:陈斌

要谈“四大名著”,得从四大奇书说起。四大奇书这个概念,最早可能是王世贞提出来的。

明代文人有所谓前七子、后七子,王世贞是后七子之首,而且很多人认为这么评价他,委屈他了,他和别人不是一个档次。王世贞领袖明代文坛二十年,又特别喜欢提携后进,口碑好极了。

所以很多作者、作品都喜欢蹭他的热度。比如说《金瓶梅》的作者不知道是谁,好多人就说,是王世贞写的;比如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要提升作品的知名度打口碑,怎么办?找王世贞作序。

王世贞“四大奇书”

但是王世贞所说的“四大奇书”,并不都是小说,他说,《史记》《南华》《水浒传》《西厢记》,是“宇宙四大奇书”。

《史记》是历史著作,《南华》也就是《庄子》,道家的书,《水浒传》用今天的话说是长篇白话小说,《西厢记》则是杂剧,四部书,是四类作品。

这也太混搭了吧?要的就是混搭。

要知道,和我们今天的知识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讲究细分不同,古代文人,往往有点反专业的偏好。

古代的文人,如果比较成功,往往也成为官员。你说他专业吗?

他从小学的是四书五经写八股文,没有学习过行政技能,他一点也不专业,专业的是师爷,是书吏,一专业,那层次就低了,社会地位就低。

那你说他是专业的学者或者文人吗?他的职业或者人生追求是当官啊,就算他境界高,想的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也得通过当官来实现的啊。他也不是专业的文人,还鄙视文人呢,“一为文人,便无足观”,就是文人自己说的。

无论做官还是做文人,他都以不专业为特征,这是他的荣誉感所在。

再比如说,要是你生病了,医生找业余的还是找专业的?一说,这位是这一带有名的医生,给人感觉就是,骗钱的,他家门外,不知道有多少冤魂晃着呢;相反,说那位老先生,饱读诗书,也喜欢岐黄之术,等闲是不给人看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