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房公寓成危楼欲重建,为何这么难?

中国的城市居民买房,所获私有财产的范围很有限,基本只限于房屋之内。房屋之外从走廊到电梯,再到楼房墙体,小区绿地,都属于共有财产。看似人人有份,行使权利时又受到诸多掣肘,保障利益的成本极高。社区公共区域的财产价值,又占居民房价值的很大比重——某种程度上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恰恰这部分的财产价值,贬损毁灭得最快,居民很难做出补救。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在社区共有财产这件事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责任编辑:陈斌

最近有媒体报道,广州市花都区一栋50年楼龄的住宅危楼,居民自筹800万元,将在原址重建一栋新的电梯楼。这件事情能成为新闻,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危楼原址重建在中国并不多见,居民自筹款项更是极少;二是整件事情从动议到施工,前后仅花了半年时间。这么短的时间,一般小区收齐物业费都很困难,原址建楼这么大事,竟能如此顺利?

仔细阅读新闻,发现真相隐藏在细节里。这栋五层危楼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由于年久失修墙体开裂,早被鉴定为D级危楼(《危险房屋鉴定标准》最严重的一档)。多数居民已搬离,只剩少数退休老人在住。估算费用,平均到每户的筹款约30万元,一些老人拿不出钱,反对建楼。花都区住建局就会同街道上门劝说,承诺政府将对项目整体补贴50万元,针对困难住户专项补贴(每平方米补助1000元),并联系银行低息贷款,提供资金支持。

在这些因素的加持下,项目顺利推进,仅用半年就启动施工。倘若该栋旧楼规模很大,楼况稍好住着很多人呢?推进难度大概要翻几倍。倘若没有政府积极介入,劝说协调,财政补贴(这大约是决定性因素),这栋旧楼的重建,则是几乎不可能。

把细节信息补齐,事情的全貌浮现,我们看到了熟悉的那一面: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