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商主义到古典自由主义再到凯恩斯主义:一部左右摇摆的世界经济思想史

世界大势是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世界却在左右摇摆。向左还是向右,既取决于少数精英,也取决于大多数人对世界的认识。

经济学逻辑有其必然性,但政治实践却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而研究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尽可能传播正确的经济学思想,避免世界被那些错误的思想所一直统治。

责任编辑:陈斌

重商主义产生并流行于15世纪至18世纪中叶,虽然名为“重商”,但并没有真的只“重视商业”。在微观上,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本身就是财富;在宏观上,他们认为国家的财富和权力由金银的数量所决定。所以他们的结论是,国家应该通过干预经济来增加金银的储备,经济政策应当服务于国家。

具体政策上,他们非常看重贸易顺差,所以主张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关税、补贴、垄断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对外则奉行殖民主义政策,以获取原材料和新的市场。

这些认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国家主义。但这并不等同于今天所说的“国强民富”,实际上,重商主义认为下层人民的财富不是“国富”。而且他们为了给出口提供更多资源,有意使劳动群众处于贫穷地位,以降低国内消费水平,降低工资减少成本,增加出口竞争力。

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当时欧洲正在经历从中世纪、封建主义向绝对君主制的过渡。城市化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开始出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地理大发现带来了新的贸易路线和市场,国际贸易竞争也日益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也是为了争夺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

重商主义鼎盛时期,从16世纪末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叶。这一时期,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通过实施重商主义政策,推动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从而积累了大量财富和资源,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贸易网络和殖民帝国。

当时的经济学还不是一门独立学科,人们还不能认识到重商主义背后的理论缺陷。所以虽然重商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把国际贸易看作一场零和博弈,对贸易顺差和保护主义的过度看重,再比如对国家干预经济的过度认可等等。而这些问题,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

古典自由主义和工业革命

众所周知,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不过我们对工业革命的印象,主要还是技术层面上。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机械化代替手工劳动,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我们往往会据此认为技术进步才是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这些都没问题,但是我们也有可能因此忽略了,社会观念、法律制度和资本积累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技术很重要,但其重要性并不绝对也不唯一。所以,想要全面认识工业革命,还需要认识到当时历史背景下的那些思想资源和制度优势。18世纪启蒙时代到19世纪中期,西方思想史正处于古典自由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可谓群星闪耀。

在德国,康德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并指出“人永远是目的,而不应成为手段”。在英国,约翰·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自然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主张政府的职责是保护这些权利;亚当·斯密通过《国富论》阐述分工和市场的重要性,指出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在法国,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论,直接影响了后来美国的建国方略;伏尔泰在倡导宗教宽容、言论自由和反对封建专制。在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起草了《独立宣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