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如何打开社会资本之门?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

清华大学一年的办学经费就达410亿元,全国有二十多所高校每年的办学经费都超过100亿元。相较之下,如果没有其他来源,就是算上学费等收入,福耀科技大学每年也仅能投入6亿到7亿元办学经费。

几年前一次会上,有校长讲,教育家办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差异化发展,大同小异而已,差异大一点可能就被扣上不规范的帽子,所以差异化更多的是课余时间的事。

责任编辑:钱炜

2021年10月23日,西湖大学新校区正式启用.(人民视觉/图)

2021年10月23日,西湖大学新校区正式启用.(人民视觉/图)

随着筹建未满3年的福耀科技大学迎来第三任校长,这类由基金会创办、剑指世界一流的民办高校再引关注。

2018年,西湖大学的出现让“基金会办大学”模式在中国首次落地。之后,福耀科技大学、东方理工大学等纷纷采用基金会办学模式,包含捐赠、学费、政府拨款等在内的学校收入一律归入基金会,办学结余不得用于分红。

这些大学的创始人有着相似的愿景,试图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条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道路,期待有朝一日办出能比肩清北、对标哈佛和斯坦福的高水平大学。

社会亦对民办高等教育有了更多期待。近日,就民办高校如何差异化办学、如何应对生源危机等问题,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接受了南方周末的专访。

是举办者的学校,还是社会的学校?

南方周末:西湖大学之后,福耀科技大学、东方理工大学等民办高校相继加入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大军,让社会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有了更多期待。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基金会办学模式在国内是否可持续?

刘林:基金会办高水平大学,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从过去的个人集资办学为主到企业投资办学,再到现在企业家、慈善家通过基金会捐赠办学,反映了民办教育举办主体的发展延革,具有迭代标志性意义,基金会办大学会成为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亮点。

目前看,基金会办学模式会不会成为下一阶段民办教育的主流趋势还要再观察,因为这三种举办模式是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但出现这种新动向是个好事,它也具有可持续的潜力,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升级版,因为它是能让民办教育更被广大社会认可的社会化方式。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有一种资本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其内涵是政府认可和社会信任,这会给学校带来更多的公益性、“人、财、物”资源和社会公信力。为什么现在捐款对象主要是公办学校?核心在于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把私人的财物捐给另一个私人控制的机构。但如果举办主体是基金会这样的公益性组织、社会性机构,就能提高民办学校的社会化程度,这是打开它社会资本之门的关键钥匙。开放的组织形式,才能赢得源源不绝的社会资源,才能支撑起民办学校的持续发展。

尽管目前多数民办学校还有很强的私人色彩或者企业色彩,但是这种情况未来会有所改变。从做大到做强,让许多民办学校举办者感到了持续投入的压力,开始寻求社会化的路径与方式,当然这将是一个漫长并带有痛苦的过程。

南方周末:在你看来,办好福耀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