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有了健康新指标,什么饮料才是A级?
选择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这四种成分作为分类标准,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成分“过量摄入具有健康危害”。
某款多糖奶茶每杯糖含量近100g(每天糖摄入限量的4倍),参与试点后,为了等级“更健康”,根据“营养选择”分级标识标准,企业调整了该款多糖奶茶的含糖量。
口感与健康如何双全历来是食品研发中的难题。在社交平台上,饮料分级不仅是营养分级,还被调侃为“口味分级”——C级好喝,D级少喝,AB难喝。
责任编辑:曹海东
A是深绿、B是浅绿、C是橙黄、D是朱红。你会选择哪个?
在上海,喝饮料有了“新花样”:打开茶饮店点单小程序,选择心意饮品的杯型、温度、甜度之后,页面会出现ABCD四个等级之一,推荐程度递减。
这是上海正在试行的全国首个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制了这一规则,综合反映饮料中含有糖、脂肪等成分情况。
其实,用等级简明扼要说明食品营养几何、健康与否并非新事物,除了熟知的新加坡营养等级标识(Nutri-Grade)外,还有英国的多重红绿灯标识、智利黑色警示标识、法国营养评分标识(Nutri-Score)和澳大利亚健康之星评级系统等。
自从2023年新加坡开始饮料分级之后,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中国常见饮品在新加坡所属的级别,还有人专门做了小程序,供用户查询常见饮品的含糖量。热衷饮品的晓彤曾关注过一阵,“一开始看到常喝的一款拿铁是C,有些惊讶,但总需要逐个查,太麻烦就放弃了”。
“营养选择”分级标识无疑将这一场景具象化,将“不知所言”的热量等数字变为四个等级,减少了选择困难。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危害监控所营养健康科主任臧嘉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未来开发和完善更多品类食物的营养分级是大势所趋,我国多个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也在积极为此努力。
目前已有4家企业参与“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既有现制茶饮,也有包装饮料,标识将会展示在产品销售菜单、饮料外包装、线上点单程序及售卖场所等。试点企业之一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在上海,“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已覆盖奈雪门店90多家,已上标的瓶装饮料已进入近400个售点。
“实施这项措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才能够更好加强公众的健康意识,为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臧嘉捷说。
饮料分级由“短板”决定
一杯柠檬茶,主要成分是香水柠檬和大红袍,如果不看等级,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