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香饽饽”,“塔尖”业务成为拯救者?丨透视金融业年报⑪

私人银行领域显露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信息:包括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在内的4家股份行私行户均金融资产同比下滑;更出乎意料的是,一向以私人银行资产规模位居行业之首的招行罕见地未对业内高度关注的私行金融资产总额予以公开。

2023年,13家银行共增加近16万个私人银行客户,总量已达149万户。倘若按招商银行2023年三季报私人银行户均金融资产作为年报户均资产以计算近似值,12家银行私人银行户均资产为1468万元。

在已公布相关数据的13家上市行中,仅兴业银行私行客户数增速低于个人客户增速,其他12家银行均在此项录得正值。这说明各行零售客户布局普遍向私行倾斜。其中尤以民生银行、工行和农行明显。

私人银行客户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高度定制化且具个性化安排的产品。大额保单和家族信托是较受欢迎的传承工具。

责任编辑:丰雨

在净息差和手续费佣金收入双双承压的市场环境下,被诸多银行视作“金融业皇冠上耀眼明珠”的私行业务是否能成为“拯救者”呢?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以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已披露2023年年报的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私人银行进行纵横双向比较研究。私人银行领域显露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信息,包括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在内的4家股份行私行户均AUM(金融资产总额)同比下滑。而具有些许吊诡意味的是,一向以私人银行资产规模位居行业之首的招行罕见地未对业内高度关注的私行AUM予以公开。

尽管有迹象表明私行为代表的零售银行战略或许正承受来自逼仄环境中的诸多考验,但私人银行客户数与其持有总资产的增速仍在力压其它业务,成为助力商业银行穿越周期的“香饽饽”。

一年增加16万户私行客户 户均资产有分化迹象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统计,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评定的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总资产约占金融业半壁江山。因此,以此作为调研样本可在较大程度上窥见行业发展概况。与此同时,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观察到,各银行私人银行最低门槛为600万—800万元金融资产之间,仅有极少数银行将私人银行入门门槛设定为1000万元金融资产。

在2023年充满变数的市场中,多少人迈过这个门槛进而跻身私人银行客户?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统计研究发现,截至4月23日,在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已有14家披露年报。其中,邮储银行因私人银行业务起步较晚而未对此次调研的关注指标进行说明,招行和北京银行则未披露行业较为关注的私行AUM值。

13家银行2023年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私行客户数量已达149万户,较上年增长超过12%。换言之,13家银行在2023年共增加近16万个私人银行客户。其中,工行和农行及建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均超过20万,其中建行首度晋升20万户俱乐部。

私行客户共持有金融资产是多少?若按招行2023年底客户数×2023年三季户均金融资产计算出其近似值,加之已披露完整数据的11家银行,12家银行私人银行持有资产总额已超21.7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4%。

在私行客户数和AUM增速尚能保持双位数的不俗情况下,哪家银行私行业务表现较为抢眼?民生银行和宁波银行因客户数基数低而增速较高,均超过20%。而在四大行中,农行私行AUM同比增速仅次于工行,工行私行AUM首破3万亿元大关。招行则在2023三季报中已披露其私行AUM超过4万亿元。

私行客户户均持有金融资产又是多少?在未将业内公认的私人银行户均金融资产业内最高的招行及北京银行相关数据纳入计算的情况下,11家银行对应的133万名客户持有人均资产亦达到1319万元。而招行2023年三季报显示,该行私人银行客户户均资产为2813万元。倘若按招商银行2023年三季报私人银行户均资产作为年报户均资产以计算近似值,12家银行私人银行户均资产则提升为1468万元。

哪家银行私人银行的户均资产最高?在已披露完整数据的11家银行中,平安银行私行户均AUM最高,为2124万元,亦是唯一一家户均资产超2000万元的银行。而在四大行中,中行私行户均AUM最高,超1500万元,其他3家大行均不足1200万元。

户均资产增速则出现分化。农行和平安银行表现突出,分别超7%和5%,位居前二;平安银行户均资产增速位列第三。这与中信(-1.86%)、光大(-0.08%)、交通(-0.93%)和兴业银行(-3.1%)的负增长局面形成对比。

综合观测以上指标可以看出,2023年,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仍处于扩张期。四大行为主的国有银行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客户数量上均显现优势;民生银行和宁波银行增速亮眼;平安银行户均资产规模则远超出其他10家同业。

部分银行私行户均AUM下降是否意味着私行业务迎来变局?多位银行界资深人士在接受南方周末新金融中心调研时表示,这一局面的形成与当前资本市场不稳定导致资产缩水等因素有关,并不反映银行整体经营策略的调整。在息差收窄预期持续存在的市场环境下,以私行为代表的零售业务仍将是各行铆足劲争相布局的重地。更有银行界资深人士认为,招行此番未公布私行AUM值或与具体事项相关,不代表经营策略的调整,市场无需过度解读。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查阅招行2023年三季报发现,截至2023年9月,招行私行AUM突破4万亿元,在一众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一,户均AUM值更是高达2813万元,超出平安银行同期水平。招行行长王良近期亦公开表示要坚持零售金融的战略主体地位,并希望零售板块能与公司金融、投行与金融市场、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板块均衡协同、相互促进。

股份行私行AUM占比更高   

历经15年发展,私人银行对银行零售业务领域的贡献度如何?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透过观察私行AUM于零售业务领域占比、私行客户与零售客户增速对比两项指标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析。

观察发现,近三年,多家股份行私行客户AUM占比处于上升通道。尤以平安银行为典型。2021年-2023年,该行私行AUM在零售AUM占比均保持40%以上。这意味着私行已成为平安银行零售金融领域极其重要的业务条线。 招行、民生银行同项指标亦呈现相同走势。

相比之下,这一占比在国有大行保持相对稳定水平。建行、工行和中行同期占比均在13%—20%范围浮动,但整体走势向上。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认为,这与四大行私行AUM值基数值较大有关。事实上,四大行私行AUM之和超过10万亿元,为已公布数据银行总值一半以上。

银行界资深人士对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表示,私行业务起步于基础零售业务。从商业逻辑角度来看,私行客户资产量大,一次性获客成本小于客单量小且较为分散的零售客户,但营业收入却因基数大而高出不少。因此,私行AUM在零售中占比提高是业务部门乐见的局面。

多家银行私行客户数增速大于个人客户增速的结论亦可佐证上述观点。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测算前两项指标的剪刀差得知,2023年,已公布相关数据的13家上市行中,仅兴业银行私行客户数增速低于个人客户数增速,其他12家银行均在此项录得正值。这说明各行零售客户布局普遍向私行倾斜。其中尤以民生银行、工行和农行明显。

在关于零售业务的陈述中,多家银行年报内容均将私人银行业务以单独自然段形式展现。近年来,包括四大行在内各商业银行纷纷优化客户分层体系、筹建私行中心、充实产品货架及对应的客户权益服务体系。上述系列做法无不说明私行之于银行整体经营的重要性。

私行贡献多元 助银行穿越周期

私行业务何以成为各行竞相抢食的“香饽饽”?多位银行界人士在接受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时表示,私行之于银行的贡献远非一张营收利润表可以展现。

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资管新规出台后,各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推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私行代销自家理财子公司净值型产品有助于提升代销收入占比提升;相比于传统存贷款业务,私行具有较强的黏合性,关联资管、零售和投行等多个业务领域。私行客户多为企业家,不仅能创造其于零售领域的利润,还能通过“以私带公”的方式,为银行对公及投行领域创造价值。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各行财报发现,目前仅有工行一家对私人银行相关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进行详细说明。若仅从零售金融于整体营收的贡献度作为出发点,结合前述私行AUM于零售业务占比,或许可以得出相对直观的结论。平安银行年报显示,2023年,平安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对全行营收贡献占比为58.4%,利润贡献占比为11.9%。按照前述私行AUM在零售AUM中占比进行换算,平安银行私行业务对全行营收贡献已超出20%。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私行投入高、回报更高。除财富管理外,私人银行业务更注重品质生活、健康医疗、旅游商务、子女教育和社交平台等非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据麦肯锡报告,全球领先私人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往往高达70%-80%,但其ROE(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达到20% 以上。

而在负债端方面,私行业务可透过沉淀大额活期存款的方式降低银行成本。银行界资深人士对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表示,通常情况下,高净值客户日常流动资金需求较大,倾向于预留一定比例的活期存款应对日常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高净值客户是银行理财产品和资管产品的重要购买方。在产品扣款前及理财产品资金回流后这些时间节点上,银行可以沉淀大量活期存款,进而降低总体负债成本。

14家银行年报亦可佐证这一观点。2023年底,招行零售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为1.42%,成本优势明显。与此同时,工农中建四大行零售客户存款平均成本亦低于2%,与招行之外的一众股份行差别明显。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认为,这5家银行在零售客户存款成本端的优势与其拥有庞大私行资产规模不无联系。

高净值人群年轻化和专业化,大额保单和家族信托更受欢迎

在国内经济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私行客群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认为,年轻化和专业化正成为私行客群呈现的两大新趋势。

《报告》称,2023年,30岁以下的高净值人群占比10.68%,较2022年增加3.31%。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年轻一代创富者、二代继承者和年轻公司高管的增加;相比之下,50岁以上一代创富者占比56%,较上年下降7%。

在财富构成上,实业经营者占比下降,高工薪人群占比加速上升。实业企业家在高净值人群中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依然最高,为53%;依靠高知识、高技能获取收入的企业高管和专业人士等高薪人群占比持续提升,约27%;金融投资者和二代继承人占比则分别为12%和约8%,较上年变化不大。《报告》认为,高净值人群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功能。在此背景下,财富结构也实现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

招行和贝恩咨询发布的《202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亦得出类似结论。被调研私行客户总数中,40岁以下私行群体占比由2021年的42%上升至49%,高净值人群进一步年轻化;专业人群占比由之前的12%提升至17%。而创富一代、董监高和家族二代占比分别由25%、16%和12%降至20%、14%及9%。职业类别上,在创富一代和董监高这两类人群中,从事新经济的私人银行客群均占据被调研私行客户总数的7%。这折射出国内新经济崛起伴生的造富效应。

私行客群有何异于大众的财富管理需求?《报告》称,这个群体不仅关注有形资产传承,也关优秀价值观和家族传统等无形资产传承,以期实现每一代成员所积累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可持续发展。他们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高度定制化,且具个性化安排的产品。

大额保单和家族信托是家族办公室较受欢迎的传承工具。61%的受访人群考虑以大额保单作为传承工具。这部分人群认为大额保单的投保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灵活指定保单受益人及受益比例,并具有在保单赔付前更改的权利,能实现财富精准传承;12%的受访者准备确定实施家族信托方案,信托受益人以子女为主,占比9成以上。在设立信托目的方面,财富传承规划和进行资产隔离是最被看重的功能。税务筹划和保护企业控制权等亦有需求;此外,5%以上的受访者对门槛较高的家族办公室业务兴趣浓厚,准备确定或已完成设立相关方案。这一占比同比有所提升。

南方周末新金融中心调研行业业务发展现状得知,2023年,我国家族信托存续规模已约5000亿元。包括四大行、招行和平安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家族信托业务增长迅速,与当前私行客群于财富传承方面的需求相呼应。而中行、招行和平安银行均推出家族办公室等顶级私行业务,从服务内容及模式上全方位满足客群精准需求。

国内私行尚处于扩张初期

对标国际私行,国内私行仍处于扩张初期,发展潜力巨大。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国内私行产品服务发展迅猛,目前主体服务范围已经与国际接近,在资产安全、财富创造和传承方面均有所囊括。但因发展时间较短,国内财富传承以服务咨询规划为主,没有形成体系化的产品服务链条,随着国内传承需求的增加还在不断推进中。相比之下,国际私行服务内容全面,包括资产管理与金融产品投资;保险、税务、慈善事业规划;艺术品、古董名画、赛马投资;家族生意、资产传承、财产继承等一系列家族理财服务。国际私人银行服务范围广、产品全种类、服务呈体系化。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国内私行应从产品、服务、渠道、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等多方面进行提升。产品端,可通过各项契合客户需求的定制化服务,来帮助客户实现财富价值提升;服务端,则应加强与资产管理及法律税务机构的合作,搭建更加完整和体系化的财富管理平台,满足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渠道方面,应拓展与全球渠道的联动能力。对标国际一流私行服务,不断优化境内外网络布局,分散风险,最大程度上优化资产配置;人才队伍建设上,则应加大对专业及跨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以期在多领域更好为客户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私行业也应依托智能化工具,助力业务专业水平提升。如,推动智能投顾服务线上化,探索生成式对话产品在交互场景中落地等,提升业务效率与质量。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