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楸帆 AI能否猜出上帝的骰子?丨2024青年力量

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科幻作品带来的“思想实验”比以往更具启发性和挑战性。作为科幻作家,陈楸帆在作品中将复杂的科技问题与深邃的人文关怀结合,探索关于人类本质和未来命运的永恒问题。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周建平

(视觉中国/图)

相关报道详见《陈楸帆的全球飞行:从联合国气候大会到ChatGPT,两大行星级议题交织

七年前,陈楸帆就开始与AI一起写科幻小说了,尽管在当时看来,这个行为本身就算得上“科幻”。

那时Google推出了Transformer模型,陈楸帆找到了创新工场AI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咏刚,编写代码、构建模型、用数据训练,以陈楸帆上百万字的作品为数据。这个处于早期阶段的项目的算法和数据规模都很小,但陈楸帆进行了实验性尝试,与AI一起创作的小说《出神状态》拿了一个文学奖项。

现在,陈楸帆与AI的关系更加日常化,他在日常工作中基本使用现成的ChatGPT和其他定制化AI工具作为的辅助,比如写邮件、起草发言稿、翻译、整理日程表。如果跟创意写作相关,他则使用AI进行头脑风暴。在他看来,与AI合作并非“一键下单”,人依然需要不断迭代、试错,人类在这过程中需要付出的劳动一点也不比独立创作的时候少。

2024年,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刮起了创作风潮,人们在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时,在心态上熟悉和亲近了许多,“你可以使用ChatGPT帮你写”已经成了一句日常建议。在对AI的认知、与AI的协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陈楸帆认为,对待AI始终需要开放、积极和有建设性的心态。

人类使用AI的时候,AI也在调整着人类的认知。在陈楸帆看来,正是在人机不断交互的过程中,人类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渐成为更好的创作者。但也要看到,使用AI进行头脑风暴时,其给出的大部分方向都比较平庸和套路化,提供的信息也包含不实数据和虚假信息。这意味着,人类需要有判断力地对待AI提供的结果,有策略地提升效率,甚至要打破被局限在思维惯性里的套路或刻板印象。

2019年,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找到陈楸帆,想合力完成一本书,以展现20年后被AI技术深刻改变的人类社会图景。最终的成书《AI未来进行式》采用科幻小说加科技评论的形式,以合乎逻辑的方式推演人工智能将在20年后达到什么水平。2023年,当李开复与陈楸帆再见时,他们都认为,他们之前在书中的“预测太保守了。”那些故事不需要20年才实现,“有可能5到10年就会变成现实。”

科技在加速发展,“整个世界的现实图景已经高度复杂化、抽象化,它远离了我们日常经验的限度。”陈楸帆认为,人类意识中的缺陷和弱点,也塑造着社会结构、左右着政策制定,“当这些局限性不仅是内在的,而且被科技故意操纵和放大时,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在他看来,探讨这些问题正是科幻小说在技术加速年代的魅力所在。

在科幻创作中,许多作者将复杂的科技问题和深邃的人文关怀相结合,探索那些关于人类本质和未来命运的永恒问题。在陈楸帆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潮汕文化、乡土元素和作家童年经历的融入。在人工智能日益成熟的时代背景下,优秀的科幻作品比以往更具思考性和启发性,不断地展开“思想实验”。

南方人物周刊“青年力量”始自2005年,是由主流媒体发起的年度青年菁英人物策划,旨在寻找在各专业领域中有杰出表现的青年代表。
“2024青年力量”由南方人物周刊发起、青岛啤酒特别支持,以“讲究不将就”为主题,将集结来自文化、艺术、体育、演艺、音乐、商业等领域的青年代表,诠释以热爱突破迷茫、用坚守战胜浮躁的不将就人生。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