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链格局,洗牌与重建

半导体行业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扩张,没有人愿意放弃这次洗牌的机会。政府排除众议不惜千金一掷,对企业来说未尝也不是一场豪赌。

责任编辑:黄金萍

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链要改写了吗?

行业巨头们,正在以行动给出答案。

2024年3月-4月间,英特尔、台积电、三星这三家半导体公司,准备领走美国政府215亿美元的政府补贴,在美国投资建设半导体工厂。这占到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约527亿美元补贴的四成以上。

当然,企业的投资金额更高,约是补贴金额的十倍。比如台积电的美国晶圆厂总投资超过650亿美元,是美国史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新建项目,英特尔在美国的投资更高达1000亿美元。

高额补贴,不仅吸引了三星、SK海力士等赴美投资建厂,还促使美光、英特尔等回流本土。与此同时,欧盟、韩国、日本也推出补贴政策,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也开启了全球投资。

5G、人工智能(AI)的大发展,带来对半导体的强劲需求,加上各国政府产业引导的指挥棒,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发展的雄心,半导体行业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扩张,没有人愿意放弃这次洗牌的机会。政府排除众议不惜千金一掷,对企业来说未尝也不是一场豪赌。

半导体企业开启大建厂时代

在这一轮全球建厂之前,成立于1987年的台积电,在全球共有12家晶圆代工厂,分别位于台湾(9家)、南京(1家)、上海(1家)和美国华盛顿州(1家)。

产能规划

产能规划

作为全球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2023年的年产能约为1600万片12英寸等效晶圆。

从2020年开始,台积电陆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规划了6家晶圆厂。其中,三家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两家位于日本熊本县,还有一家位于德国德累斯顿。

其中,日本晶圆厂引入了日本本土企业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电装株式会社和丰田汽车公司作为股东,欧洲晶圆厂则引入了罗伯特-博世公司、英飞凌公司和恩智浦半导体德国公司作为股东,台积电在两家分别持股70%左右。而美国则是台积电全资持有。

根据Trend Force统计,2023年,台湾占据了全球68%的先进制程(含16/14nm以下)产能;而7nm及更先进制程,台湾占比高达近80%。现在台积电走出大本营,在全球范围内广建厂房,而且在美国部署的全部为先进制程晶圆,这很可能带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巨变。

其他企业,也都不想错过这次扩张乃至翻盘的机会。

2024年4月中旬,美国政府宣布向三星提供64亿美元的补贴,以建造位于美国得州的两家晶圆厂和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