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质量发展要义,共建ESG大生态|第19期CSR思享荟圆满落幕

责任编辑:邹力

2024年5月16日,由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办、深圳市管理咨询行业协会承办、新世界中国支持的南方周末第19期CSR思享荟在深圳市前海周大福金融大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ESG:共建新生态,创造新价值”为主题,邀请包括高校研究者、评级机构、咨询机构、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等ESG生态圈中的实践者,共同探讨各自领域如何推进ESG的价值创造。

ESG与高质量发展要求高度一致

经过多年发展,ESG理论和实践日渐丰富,成为帮助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管理工具,同时也是利益相关方和投资者了解企业信息的必要手段。而在企业实践层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张博辉教授表示,企业进行ESG转型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并与全球标准接轨。

在张博辉的研究中,所选取的企业(2018-2022年中证800公司)在环境维度指标(包括环境违规表现、能源使用效率、是否重点排污、碳排放水平)与社会维度指标(员工发展、员工健康安全、社会责任、产品质量与安全、产品创新)均对以企业价值(托宾Q值)、企业绩效(总资产净利润率)、企业投资效率(投入资本回报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盈利波动率)四个维度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企业ESG转型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 张博辉教授

优秀的企业ESG实践,离不开与其运营战略的充分融合,并从中识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风险与机遇。ERM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负责人梁蕊亭表示,传统的ESG信息披露方式已无法满足包括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日益增长的要求,通过将ESG纳入运营战略中,有助于企业减少监管和法律方面的干预、帮助提高员工生产力与满意度、优化投资和资产结构、降低成本、助力实现营收增长,进而塑造长远行业影响力。

梁蕊亭指出,随着ESG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完善,企业需结合其战略方向和自身运营特点,落实ESG管理实践以回应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然而企业内部对ESG形成统一的理解和认知是其中的难点和痛点,要求企业制定明确的ESG政策、提供充足的ESG培训与技能提升、设置激励与奖励机制、制定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及实现信息跟进与汇报透明化。

ERM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负责人 梁蕊亭

ESG评级作为ESG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衡量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社区发展、减少极端贫困等方面行动的成效,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李霄甍认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ESG内核高度一致,其核心要义之一是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从逐量变为求质、从粗放型变为集约型、从要素驱动变为创新驱动、从非绿变为绿。

李霄甍表示,ESG评级是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解构,将高度集中化的概念变成可量化的指标项。与欧美市场相对成熟的ESG投资相比,中国市场对ESG评级的应用仍处于理念培育的阶段,现阶段不应过度聚焦外部性结果,而是反观自身,思考如何做才能产生持续的价值。

李霄甍介绍,盟浪正在推进ESG工作的数字化,一方面帮助企业高效、结构化收集数据,提升ESG信息披露和评级的效率;另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更连续、准确的数据,从内、外双向促进企业将ESG工作转化为实际价值。

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 李霄甍

ESG在商业实践及商业文明中的体现

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ESG信息披露的过程中提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愿景和目标,但鲜有充分说明其与主营业务内在联系,以及具体实施路径的优秀案例。新世界中国可持续发展副总经理刘廷轩在本次活动中向我们展示了新世界中国如何在其2030可持续发展愿景(SV2030)“环保”方针指导下,为利益相关方创造共享价值的实践。

针对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对企业的相关影响,新世界中国的回应机制包括两个方面:适应相关影响(管理无可避免的影响)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避免无法管理的风险)。其中“适应”包括按项目所在地分析、按设计方案分析、按项目物业管理办法分析、探讨处理方案四个阶段;“减缓”包括设计与建筑、可持续金融、运营、参与四个阶段。

图:新世界中国分享演示节选

商业文明、商业伦理与ESG中的G(公司治理)密切相关,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管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杜建君通过分享中大石油在吉尔吉斯斯坦十四年的经营实践,对新时代商业文明与ESG关系进行深入思考。杜建君指出,当下中国商业文明建构具有紧迫性,具体体现在法治精神、契约精神、企业诚信、企业家价值取向、互信环境五个方面,并强调商业文明重塑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价值基石。

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管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 杜建君

以平台型思维共建ESG大生态

良好的ESG生态建设,除了宏观政策引导和微观企业实践,更需要在中观层面联合各利益相关方实现共建。南方周末研究院副秘书长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表示,从ESG的发展形式来讲,三大经济体的发展方向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具体表现为欧盟“向左”(ESG相关立法越来越多)、美国“向右”(“反ESG”运动)、中国“向上”(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ESG在中国正在主流化,新时代中国企业需要将ESG作为连接全球趋势、国家战略和公司业务的“连接器”。

孙孝文指出,随着ESG顶层架构的逐步完善和企业ESG治理的逐步强化,ESG生态建设需要创新,从发展“小圈子”到共建大生态。通过搭好平台和做好连接器,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整合各方专业特长、形成固定的支持机制,以及发挥项目的综合影响力。

南方周末研究院副秘书长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孙孝文

在ESG生态圈中,ESG投资处于关键影响地位,其实践水平决定着ESG在本土发展的方向和影响力的深度。针对金融机构的行动与观察,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董玥莹认为,从资管角度看国内ESG投资遇到的困境,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ESG信息披露的历史较短,量化数据的占比和有效性不足,数据的可持续性和可对比性相对较差,而良好、有效、优秀的数据是ESG投资策略开发的基石。其次,ESG基金产品的定义相对宽泛,ESG基金产品应实质上体现出其与一般性产品的不同,例如在评价上除考虑其财务投资绩效外,还需要考虑其在支持ESG转型和绿色产业升级上的绿色绩效等。第三,国内ESG投资者结构与发达国家市场有所不同,目前国内仍需要更多的投资者教育及参与,让更多的机构和零售客户接受可持续的投资理念;另一方面,摆脱依靠政策作为主要推手、实现ESG投资的正向循环,需要对企业产生有效的激励。

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 董玥莹

共话ESG如何创造新价值

本次活动的自由讨论环节由ESG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以及来自运输、房地产、制造、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代表,分享各自领域的观察和行动。

针对在ESG信息披露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对措施,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IPC-1401 ESG管理体系标准技术组主席周国银指出,如果ESG不能与企业KPI关联起来,就会沦为一个空泛的概念,从企业决策层面讲,需要更多地从客户、投资者、员工等微观层面开展商业思考,将宏观或中观的ESG议题经过微观层面的客户、投资者和员工的过滤或提炼为对应的商业活动,而非将气候变化、乡村振兴等宏观叙事直接转化为企业行动。因此必须讲清楚外部ESG议题与企业利益相关方要求和内部具体KPI的联接,否则ESG只能停留在企业PR或IR层面,只能做表面功夫,无法深入企业运营管理。而在ESG信息披露层面,若出现“没什么可说、不敢说、怕说错”的情况,应付式和宣传式ESG报告之路将越走越窄,越走越难。企业应该回到ESG的本质就是除恶扬善,反思自身产品、服务及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环境有哪些负面和正面影响,聚焦ESG核心即责任产品和服务,就是责任商业行为,只有内部做得好,才能对外披露好,才能免除ESG披露焦虑。

港口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在海外港口运营项目通过ESG工作创造价值方面,招商港口董事会办公室副总经理林舒宁分享了有关经验。林舒宁指出,ESG作为一套衡量可持续发展的全球通用语言和标准,为海外港口项目在当地的长期运营、扎根提供了基础;具体的ESG实践包括生物多样性及珍稀动物保护、白内障免费治疗及残疾人运动项目资助、中小股东沟通平台机制建立等。相关ESG实践对于企业而言,不仅可以提升中资企业在海外的企业形象、降低融资成本(如公募机构的ESG投资和绿债发行),同时可以促进与头部国际航运企业的深化合作。

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的过程中,针对ESG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招商蛇口ESG负责人王婉琳表示,随着证监会、国资委对ESG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ESG信息披露标准已经逐渐明晰,在ESG信息披露方面的作出的改善,也可以向市场更真实、更有效的展示企业自身的ESG管理实践,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评价,也就是ESG评级提升。此外,融资和竞争力,也是ESG的价值体现。以房地产企业为例,绿色债券可以降低资金成本,优异的ESG绩效表现能帮助房企吸引那些关注企业长期价值的股东;随着国家“双碳”战略不断推进,近零园区以及低碳商业体、办公楼、酒店公寓,是房企参与新一轮市场竞争“高端局”的“准入券”,也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布局。针对企业具体的ESG实践策略,王婉琳指出,一方面要“做得好”,企业基于自身对ESG的诉求将现有经营模式与ESG理念融合,开展ESG管理提升;另一方面要“说得好”,通过构建ESG信息披露矩阵,实现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

医疗器械产品直接关系到生命健康安全,作为国内大健康产业的代表,迈瑞医疗董事会办公室媒体关系经理、可持续发展事务负责人敖慕麟在圆桌讨论环节介绍了迈瑞医疗在ESG实践的重点举措。敖慕麟提到,产品质量与安全、供应商管理、人才发展是迈瑞医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议题;公司认为ESG不是虚的东西,注入公司发展和业务场景中,能为企业成为百年老店打下良好的基础。ESG评级能将公司的内涵外化显示,近两年的ESG管理工作也让迈瑞医疗的ESG评级有了改善,MSCI ESG评级跃升至AA级。迈瑞医疗已制定可持续采购政策,将可持续采购理念融入到供应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CSR思享荟由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起,旨在为企业社会责任从业人员整合各领域顶级资源,打造高管教练、行动学习和深度社交的融合模式。CSR思享荟以汇聚新力量、分享新知识、传播新实践为宗旨,汇集跨行业的专家群体智慧,推动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难题。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成都、宜宾等地举办19期,参与人数超过700人。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