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的漂流瓶丨北美灰姑娘

门罗所有的故事都直抵平常人的内心欲望、遗憾、爱的欢愉和伤痛、逼仄的人生境遇里的绝望与负疚。作家写出人物在瞬间的失衡,并由此做出的不道德行为,使我们大多数在现实里必须小心翼翼的凡人内心深处的某种越轨的妄想,得到富于同情的合理的安放。

责任编辑:邢人俨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短篇小说作家爱丽丝·门罗。资料图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短篇小说作家爱丽丝·门罗。资料图

在爱丽丝•门罗去世后的几天,我所在的几个文学微信群,皆在谈论门罗和她的作品,尤其女性写作者几乎无一不说自己喜欢门罗。想起两年前我主持文学公众号,邀请海派作家唐颖做一期“经典荐读”,她在村上春树和爱丽丝•门罗之间犹豫了一阵,最后还是决定推荐门罗。对此,我一点都不意外。擅长挖掘日常都市女性心理,以及男女之间种种纠缠不清关系的小说家唐颖,对于把平淡生活变成小说艺术的门罗,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不过,她有点担心大众读者对门罗作品的理解会有一定困难。这大概就是她起初犹豫不决的原因。

门罗的小说怎么会难以理解呢?她的叙述并无魔幻色彩,也没有花里胡哨的炫技,而是非常克制,几乎不动声色,人物和故事似乎都是平淡现实生活里的你我,那些人物所想着的就是我们也在想的,甚至在做着的,而门罗揭开了“不为人知”的隐秘的真实,那些普通人生活的各个私密的角落,尤其是人物内心隐蔽的行为动机。那些瞬间的甚至不可告人的欲望,我们没有把它外化成现实故事,就仿佛不曾有过,更不去深究,即使发生了,也像猫盖屎一样,故意遗忘、遮盖得仿若没有。而门罗让她的人物成为X光,照见我们肉眼所不见。

我的书架上有两本门罗的英文版小说集,其中一本是《Dear Life》,就是和《逃离》一样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亲爱的生活》。这是门罗2013年获诺奖前一年的作品,也是她的封笔之作。该集子的首篇《To Reach Japan》,就是当时唐颖推荐的《漂流到日本》。门罗本人曾建议读她的小说从《亲爱的生活》开始,因为那是她最好的作品,可见《漂流到日本》在她作品中的地位。为了那期公号,我把这篇小说反复读了几遍,忽然明白了唐颖说的门罗小说的理解难度。这种难度,可能有点像一个丈夫自以为和他在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