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勇担新使命,扬帆再出发

孟夏鹏城,繁花竞放。文博之约,如期而至。

今年是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创办20周年。本届文博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届,也是文博会迈入新发展阶段、履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展会,其间还将举办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办好今年文博会和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意义十分重大。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去年6月2日,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6月7日,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强调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10月7日至8日,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办好文博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体现,对于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作用。

二十载栉风沐雨,二十载以文聚力。自2004年在深圳正式创办以来,文博会不断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持续攀升,生动展现了“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风采与魅力。在搭平台、聚合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文博会拾阶而上,走出了一条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之路。

20年来,文博会记录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蓬勃景象。参展企业从700多家增加到超6000家,展览面积从4万平方米扩大至16万平方米,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从10多个增加到108个……一组组亮眼数据、一个个喜人变化,是文博会见证并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生动注脚。有目共睹的是,这些年我国文化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新业态快速崛起,市场更加繁荣规范有序,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年来,文博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从龙头企业参展,到顶尖文创汇聚;从数字“顶流”加持,到沉浸互动体验;从非遗现场展演,到潮流艺术“上新”……一年一度的文博会,是文化产业领域最新技术、最新创意和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出的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示,呈现出了一幅中华文明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具象图景。

20年来,文博会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增强文化自信。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中西方文化长期交汇共存,从这里出发以文会友、博采众长,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可谓得其所哉。展会嘉宾云集、论坛思想激荡、洽谈互利共赢,文博会向世人展现出自身独特魅力——既展示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也彰显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助力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立足新起点,勇担新使命,扬帆再出发。经历20年成长和积淀的文博会,正昂首迈进“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行列。本届文博会亮点纷呈,备受瞩目,各地各部门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以文化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文化繁荣兴盛,事关人民美好生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文兴业,培育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当前,各行各业都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文化企业也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能级,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以文传声,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之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二十正青春,阔步向未来。规模更大、结构更优、内容更多、质量更高的第二十届文博会,必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新意、办出成效,持续擦亮“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品牌,引领和推动全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