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越来越难当:既要“种瓜”,还得“卖瓜”

学生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了,某种意义上,代表学生作为一件“产品”,正式取得了“产品合格证”,但这是否真的就代表“合格”了呢?我看未必。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惊闻某系有近1/3的学生初次答辩不通过,然后被要求择日二辩。

毕业论文,作为学生毕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不少老师会严格要求。对于论文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学生,学校会让学生修改论文,会给学生二次答辩的机会,其实就是让学生要重视毕业论文这件事。

这样看,对毕业论文的严格要求,某种意义上彰显了答辩老师的存在感,我是答辩专家,我对论文的成色与质量有裁量权与决定权,倘若我全部“放水”,给所有同学都轻易通过,我的专业素养与价值何在?我作为“专家”的角色如何体现?我必须得“指手画脚”一番,我必须得“吹毛求疵”一番,我必须得“鸡蛋里挑骨头”一番。

于学校而言,大部分人一次性通过答辩,少部分人二辩才通过,这也是极好的“结构分布”。学校不是“和稀泥”,学校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校是严谨的,务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