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本博司:我死后一切归零

“杉本博司的长曝光创造的光——既是一切又是虚无,虽然空无一物但却充满了残影——可以展现‘顿悟’的境界……”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杨子

(杉本博司工作室提供/图)

杉本博司小学时有个假想——从月球反射的光需要几秒钟才能到达地球,如果在月球上放一面巨大镜子来映射自己的面孔,在镜像折返地球的几秒钟里在地球上也立一面大镜子,反射回去,如此重复。等到头发花白时打开镜子,就能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模样了。

他感到自己好像发明了时光机器。遗憾的是,如今他已经76岁,这样的装置并没有发明出来。

不过他找到了可能的替代品,相机,并用它进行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2023年11月,艺术家杉本博司回顾展在伦敦海沃德美术馆开幕,四个月后巡展至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杉本博司回顾展,包含了他创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摄影、雕塑及装置作品,共127件。这本该是艺术家去世后盖棺定论的回顾,没想到在生前就举办了,杉本博司于是跟着展览到处跑。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中有一件首次展出的作品,是杉本博司花六个月时间创制的新作。他在暗房里用蘸取显影液的笔刷在过期相纸上书写汉字,冲洗,拼组,262张写有汉字的相纸形成一幅《笔触印象,心经》,气势磅礴地挂在展厅里。

杉本博司在暗房用蘸取显影液的笔刷在过期胶片上书写汉字,冲洗,拼组,262张胶片的底片形成一幅《笔刷印象·心经》(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

而整个展览空间仿佛一座宋庙。西墙便是《笔触印象,心经》,东墙是由照片、古建木材共同呈现的装置作品《反重力结构》,北墙是入口,南墙一字排开十九幅《佛之海》系列。中间是依次增高的八面略带曲度的墙,分列着他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备受追捧的系列摄影作品,《透视画馆》《剧场》《海景》《建筑》《肖像》……

展览与时间有关,英文名为“Time Machine”(时间机器),中文则为“无尽的刹那”——“我们所生活的时空是连续的、永恒无尽的,但同时又是刹那之间。”

“时间意识就是我们人类文明的一个起源。”杉本博司在接受采访时说,“我非常喜欢摄影,它可以把我们带回过去。”

“无尽的刹那”展览现场(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

禅与嬉皮士

杉本博司出生于二战后的东京,拥有一个满是废墟但也称得上优渥的童年。他们家所在的片区侥幸躲过了轰炸,父亲经营的美容用品商店恰逢其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发展起来。长子杉本博司顺利升入名校立教大学,为继承家业做准备。

立教大学是基督教学校,因此学生要修读基督教历史。杉本博司还学习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获得经济学与西方哲学双学士学位后,却没有沿此道路走下去。

他好奇心旺盛,动手能力很强。他的衣柜里有个暗房,以便琢磨那台操作复杂的Mamiya6相机。他早就在电影院里拍过奥黛丽·赫本,光圈1.4,快门速度1/30秒,ISO800,就能拍下她的可爱面孔。

他上大学期间,也就是上世纪60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