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我时打给我”,中国式父子关系里的响与不响
2024年6月28日,辛爽凭借《漫长的季节》摘得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后,又立刻投入到自己第一部手机短片的拍摄中。在《漫长的季节》中,父亲王响在传统的父式权威下,与儿子王阳沟通的缺位和观念的冲突,让无数观众仿佛看到自己与父亲的日常相处模式,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这次与vivo合作的手机短片《需要我时打给我》,辛爽同样将目光对准中国式父子关系,用X100 Ultra拍摄三代人、两代父子的故事,以精准的影像语言呈现了他对父子关系在三代人中延续和迭代的深刻洞察。
“我电话,有事打给我吧。”这是片中小于找到多年未曾联系的老于后临别前留下的一句话,当画面切回到儿时,离婚后的老于同样对他说了一句“有事打给我”。而当小于接起电话,那端传来儿子的声音,“你不是说我需要你的时候就可以给你打电话吗?”“对,你需要我的时候,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
“需要我时打给我”这一简单却典型的父子对话,含着脉脉的真意,亦勾勒出了老于、小于和小小于之间父子关系的相似与不同。导演巧妙地用每个人感同身受的语言点出中国式家庭中含蓄而隐晦的父子关系,以及在上一代关系的隐痛中努力发生改变的2.0版父子关系,并借助先进的移动影像技术实现了一个“很辛爽”的作品,在影像中见证并传递了这种爱的迭代。
漫长沉默里的只言片语
“失联”数年后,小于辗转来到了福建的一个渔港,“知道于永贵在哪个车间吗?”询问了好几个人后,老于终于从车间走到他的面前,两人在沉默中相视而立。
儿时的小于生活在关系紧绷的家庭环境里,在一次激烈的父母打架中,他因为保护妈妈而受伤,最终父母以离婚收场。“跟你妈离婚了,我也是你爸,这是我新电话号码,有事打给我。”小于拒绝了那张写着父亲手机号的纸。在母子两人相依为命的岁月里,缺席的父亲消失在另一种漫长的“沉默”里。
当母亲去世后,他找到断联已久的父亲,希望他在卖房子的合同上签字,老于才得知小于母亲的故去。在惊愕的沉默中,老于签下了字。“混得咋样啊?”“手怎么弄的?”在互相问而不答的罅隙中,流动着父与子对彼此隐秘而难言的爱。这同样出现在从小诵读的朱自清《背影》里,“爸爸,你走吧。”“我买几个橘子去。”
在漫长的沉默中,偶尔响起的只言片语构成了中国式家庭和父子关系真实而典型的一个剖面。
在90后张超的印象中,长大后和父亲说的话越来越少,除了生活中必要的沟通,两人似乎很少能找到共同的话题来闲聊。他很羡慕同桌和爸爸之间那种“没大没小”打打闹闹的父子关系,两人更像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而不是像他和父亲一样,似乎彼此都习惯了这种无言,也让他养成了少言的性格。
但张超并不怀疑父亲那不外显的爱,“他嘴里不说,但心里肯定是爱我的,我有什么需要他也会尽力满足。”张超还记得2012年自己一人坐火车去北京读大学时,相对于妈妈的千叮咛万嘱咐,爸爸只说了一句,甚至谈不上叮嘱:“缺钱了发信息或者打电话回来。”
读书期间,每次打电话回家时,张超甚至有点害怕是父亲接,“经常说不了两句就陷入一种尴尬的沉默中,然后他就把手机给我妈了。”工作后,张超经常被同事说“别什么事儿都闷在心里”时,他知道这是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习惯自己消化所有情绪造成的。他尝试着慢慢改变,打电话回家时也会偶尔跟父母分享一点自己的近况,“虽然他们也不会多说什么,但可以感受到他们是愿意听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的“在场”是不可或缺的,但我们对中国传统家庭中父亲的认知,却常常是“缺位”的,有时是物理上的,有时是精神上的,有时甚至是双重的缺位。“需要我时打给我”,当传达爱的只言片语响起,父子间诚挚而微妙的情感却似乎从未真正完全切断。
牡蛎外壳下柔软的相似性
在电影《千里走单骑》中,健一与父亲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隔阂,重病后拒绝与父亲相见,但当他知道父亲为了自己远行中国拍摄傩戏“千里走单骑”时,他选择了原谅。“人与人之间应该要摘下面具,我想用真正的面孔与你说话。” 这封“原谅信”也成为他临走前与父亲唯一的交流。
喜欢傩戏的健一,最后懂得了父亲疏离的面具背后对自己深沉的爱,而父亲也在拍摄“千里走单骑”的过程中理解了同样戴着面具的儿子的内心世界,最后的原谅与和解便是建立在父子的精神共鸣和相似性里。亦如辛爽在拍摄《需要我时打给我》时的侧拍花絮中对老于和小于的那句点评,“这爷俩虽然互相烦,但某些东西是很像的。”
在侧拍视频中可以发现,小于走进老于所在的水产厂时,辛爽用了vivo X100 Ultra的防抖与画面稳定技术,不仅用手持感的镜头表现了小于对父亲工作场所的打量和内心起伏的情绪,也通过抖动幅度的减弱,避免了观众感官的不适。以“对得起观众,不糊弄观众”为做导演唯一标准的辛爽,正是基于vivo X100 Ultra强大的专业视频拍摄功能,才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短片。
他用极其细腻入微的镜头语言,在片头和片尾均呈现了老于在渔港水产厂的车间里开牡蛎的画面,形成了某种情感呼应。借助牡蛎这一极富文学性的形象,辛爽传达了他所感受到的父子之间的相似性,在他们如牡蛎般坚硬的外壳下,藏着对彼此柔软的爱。
就像安溥在《Stay-牡蛎之歌》中唱道的,“不安牠活在海水而我安于咸,改变的,我的里面。”在这内心的相似性中,老于感受到了儿子对自己的原谅与关心,小于也感受到了老于未说出口的父爱,他撬开自己的外壳,不仅在多年后对父亲说出“有事打给我吧”,也将这份父爱更柔软而主动地传递给了自己的儿子。
于是,改变发生了。
回到家,小于接到了小小于等妈妈睡着后打来的电话,跟儿子许下“你需要我的时候,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的约定后,打电话成为了在依旧遥远的距离中相互牵挂的父子情感联结的载体,“爸爸,那你明天能回来看我吗?我感觉我有点儿想你。”在现实生活中,也许迫于种种无奈,父亲与孩子无法陪伴在彼此身边,但手机架起了那座沟通的桥梁,得以传达爱与想念。
随着时代和观念的变迁,中国式父子关系也正普遍发生着迭代。传统意义上的“如山”的父爱正被解构,父亲不再因无法给予而逃避,孩子也不再因承受重负而受伤。
李立宇如今已是一个六岁孩子的父亲,他和儿子亲密无间的关系常常引来朋友们的羡慕。妻子怀孕时,他便在思考“何以为父”,他不想让自己和父亲那种充满教训与反抗、冲突与冷战的关系复刻到自己与孩子的相处中,“希望从小就多陪他玩儿,俩人建立起信任,他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找我聊的那种。”
为了成为一位好父亲,李立宇深度参与了育儿的过程,从喂奶、洗澡,到换尿布、打疫苗……每天下班回家后,他都会花时间和孩子玩,周末也尽量不再参加各类聚会,而是在家陪孩子,或是带孩子一起出去玩。“晚安,爸爸爱你”成了他每晚必说的一句话,他也同样收到了来自儿子的回馈,“爸爸,我也爱你。”
如今,李立宇每天送孩子上学后再去上班,刚上小学的孩子充满了兴奋与好奇,常常回来与他分享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儿。“一个有爱的童年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李立宇感叹,他希望儿子成长为一个阳光健康、心中有爱的人。
如父如子,需要我时打给我
在对父子关系进行超过30年的研究后,精神分析师迈克尔·J·戴蒙德在《何以为父》一书中得出结论:“一个高度参与孩子成长的父亲,不光可以影响和充盈孩子的一生;这个父亲本人,也会在获得父性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成熟为一个大写的男人。”也许,父子关系对父与子的影响,就像是枝裕和那部电影所描述的——“如父如子”。
父亲和儿子的相处,从来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在彼此的联结与需要中相互影响。在陪伴和守护儿子的成长中,父亲也在不断学习“何以为父”,不仅成为一个更好的父亲,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成为父亲六年后,李立宇对“好爸爸”的思考有了更清晰的答案——相信自己内心对孩子的爱,并想办法通过行动和表达让爱抵达孩子的内心。这也是vivo一直秉持的理念,“本心”就是相信自己内心真实的热爱和渴望,“而为”则是用充满创造力的方式去实现它。
在《漫长的季节》中,辛爽将王响与王阳这对父子的悲剧,在王响与王北的父子关系中进行了改写。王阳的离世,让大男子主义的父亲王响陷入长达16年的反思与追问。他不再一味粗暴地以“为你好”的方式管教儿子,而是充分尊重王北,在彼此沟通、充满温情的相处中养大了王北,王北也成长为一个温柔而温暖的人,懂得体谅和感恩。
如父如子,身处不同时代的父子,也在社会变迁和观念迭代中孕育着新的父子关系。对时代洪流之中的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有着高度自觉的辛爽,再次借《需要我时打给我》中的三代人、两代父子的故事,以他锐利却不失温柔的目光,捕捉并拆解了数十年时空尺度下中国式家庭和父子关系的变化与成长。
但如何将一个跨越时代并承载着复杂而幽微的内心情感的故事,在短短几分钟的手机短片中精准地呈现出来?
辛爽在创作过程的侧拍视频中,给我们提供了答案的线索。片中数年后再次相见的父子,发生了唯一一段充满信息量的对话。
辛爽用长焦人像镜头,实现了电影级的景深虚化,将镜头聚焦并凸显人物的眼神和表情——两人在冷色调的渔港背景中远远地坐在凳子的两端,当老于问小于母亲去世时为什么没来告诉他一声,辛爽将全景镜头快切到老于的特写镜头,在叙事核心的快速切换中,“泄露”了他似乎随意一问的语气中眼神暗藏的惋惜和遗憾。“她说她不想让你来”,镜头再次从小于回到老于的特写,片刻的沉默中留下一个无声而无奈的叹气。画面内空间的调度切换丝滑,也让镜头语言更具表现力,也将观众带入到这深深浅浅的无奈与叹息中。
而当镜头从渔港闪回到也许是父子分离前最后一次对话的现场,辛爽同样选择了用长焦镜头进行远距离拍摄,在半开放式的楼梯间营造了一个符合人物心境的空间。
空间是人物内心的外化,要离开的父亲不再属于这个家,他从家里走到楼梯,并将在这场对话后彻底地出走。2亿APO超级长焦的运用把空间压缩得恰到好处,人物置于半明半暗的光影中,观众仿佛跟着镜头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在现场从不同距离“围观”了这场父子对话,得以更深切地感受到父子关系的张力和内心的复杂情绪。
在7月26日举办的2024 vivo影像盛典现场,导演辛爽也将一同亮相,畅谈影片拍摄的背后故事,及其对vivo移动影像的全新认知。创作者永远需要保持创新精神,辛爽通过熟练掌握最新迭代的移动影像技术,让科技成为人文表达的工具,凭借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将观众一次次带到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常常视而不见的父子关系和家庭关系中,也见证着其中的改变。这也是影像本身所承载的价值,影像是比文字更具普世性的语言,它以更丰富的声音和画面与观众对话,而“被看见”往往也意味着改变的发生。
科技变革重构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但也为我们赋予了科技与人文的双重力量。
回望vivo的十年影像之路,会发现这是一条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影像探索之旅,其始终坚持“人性化的专业影像”理念,不断研发并迭代移动影像设备和技术,降低影像创作的门槛,让人人都能用移动影像记录生活和时代切片,传递情感与内心所爱。
张小鲨在《游者多未惧》中将手机镜头对准了一直在等待一个导演来拍他的“一把手”,在游泳队员们扑通通纵身跳入东湖的浪花中,用影像镌刻下这座英雄城里生生不息的游者勇气。而超短片《宝儿》则是导演申迪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将镜头对准女儿婚礼前的特殊时刻、母亲准备致辞的过程,展现了母亲深沉的爱,并折射出母女之间深挚的连接……
这些都是vivo手机拍摄的作品,这些作品以现实生活为创作土壤,表现大时代中的社会情绪、个人选择和人生意义,饱含创作者对生活真切的观察与思考、对情感真挚的提炼和表达。当这些影像汇聚在一起,就成了时代洪流中一个个鲜活的注脚。
“本心而为”, vivo十年来一直通过科技实现人文关怀,用影像将创作的权利赋予每个人。在各种关系处于流动状态、人与人常常相隔甚远的当代社会中,手机不仅实现了“需要我时打给我”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更实现了随时随地可以用移动影像记录并传递生活中的动人情感,让爱的表达更简单、立体。
移动影像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以影像记录的力量改变大众文化、重塑世界秩序的必经之路,也伴随我们去往一个更具创造性和人文关怀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