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曼谈北京城市变迁北京不是大的问题,是空的问题

无论这个城市多大,你应有这种使命感:这是我的城市,这是我要的城市,这是我出生、成长,我要死掉的城市。现在因为北京的变化,没有这种使命感了,这不仅是北京的问题,也是所有中国大城市的问题

责任编辑:莫希

编者按:为庆祝歌德学院在北京20岁生日,结合中德长期以来的文化交流特点及年度出版选题,歌德学院与一石文化、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三联书店合作出版了《北京跑酷——18个区域路上观察》一书,本访谈为书序

人物:
米歇尔·康-阿克曼:歌德学院(中国)总院长
史建:一石文化策划总监,建筑评论家
崔峤:歌德学院(中国)文化项目部主任

史建:您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就到北京语言学院学语言,那时候还是“文革”后期,后来在北京大学进修中国现代史,对北京现代城市现状与历史应该有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阿克曼:我们那时候是西方留学生,德国和中国是1972年建交,所以1974年是第一批,我们是第二批(1975年)。中国那时候很封闭,应该说西方也很封闭。我们对当代的中国知道得很少,那个时候,我的教授没有一个会说中国话的,他们的研究题目跟当代中国几乎没有关系。我很早就开始做了关于中国50年代经济计划理论的研究,开始时被我的教授拒绝了,说没有办法对这个论文做评价,因为他根本不理解。我们脑子里头有左派的幻想,我并不是西方的毛泽东派的人,可是我对中国也有比较理想主义的想象。到了北京之后,我觉得跟我想象的中国不一样,这个城市我非常陌生,不仅是一般的陌生,是不符合我想象中的中国。 

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留学的阿克曼 图/歌德学院提供

米歇尔·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著名汉学家,歌德学院(中国)创院院长。1975年获DAAD奖学金,先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语言,然后到北京大学修读中 国现代历史。1988年负责歌德学院(中国)的成立工作,并担任首任院长;1994年调任歌德学院莫斯科分院院长。2006年重返北京,担任歌德学院(中 国)总院长至今。上世纪80年代在德国出版了散文集《中国:门里门外—&mda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