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中人(20090511)

来自墨西哥的不速之客

【英】《经济学人》4月30日

任何一份计划都难免有纸上谈兵的成分,过去几年全球制定的应对大规模流感暴发的计划,都判定未来最大的威胁是禽流感,并且首先在中国华南地区或东南亚暴发。但最近的这场席卷全球的流感却源自某一头猪,而且首先在墨西哥暴发,而非亚洲。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已经宣布,非必要的服务设施应该在5月1日到5日间关闭,人们应该呆在家里。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次流感的特性与以往不同,普通流感更多威胁老年人的健康,而本次流感的受害者主要是年轻体健者。尽管如此,被这场传染病夺去生命的人数还很有限,几百例死亡无法跟美国每年死于季节性流感的3万人相提并论。但人们现在就应该为最坏的状况做准备,未来的几个月内,这场传染病有可能在北半球减弱,并随着南半球进入冬天而往南迁徙。现在,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他们大多数来自北半球——应该通过贮存抗病毒药物和研发疫苗来加固全球卫生的防御,以拯救生命。

最有影响力100人

【美】《时代》5月11日

《时代》周刊一年一度的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名单出炉。今年评出的105人依然按5个部类排列:政治家和革命者、建设者、艺术家和娱乐界、英雄和偶像、科学家和思想家。前10位依次是:美国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法国财政部长克里斯汀·拉加德、美国伊利诺伊州库克县治安官托马斯·达特、以色列新任外长利伯曼、墨西哥毒枭古兹曼、伊拉克总理努尔·马利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印尼总统苏西洛、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撰写评语的包括加州州长施瓦辛格。达特所辖的库克县有超过500万居民,是全美第二大县。金融危机之下,该县很多人的房子断供,法院一旦确定要驱逐这些断供的住户,治安官办公室就要派人执行,但达特多次拒绝执行驱逐令。

黎巴嫩的较量

【美】《新共和》5月20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之后向伊朗伸出和平橄榄枝,表示将与伊朗举行对话。而内贾德在奥巴马获胜后史无前例地给奥巴马发去了祝贺,暗示他对美国即将来到的“改变”寄予厚望。据悉,两国外交官最近至少举行了两次秘密会晤。第一次会晤是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北部的美国使馆,第二次在贝鲁特南郊的伊朗使馆。

尽管如此,双方围绕着黎巴嫩问题的明争暗斗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2005年黎巴嫩总理哈里里遇刺后,叙利亚开始从黎巴嫩撤军,许多人以为,黎巴嫩人也许最终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了。但很快,伊朗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叙利亚留下的权力真空。

如今,伊朗对黎巴嫩的影响无处不在。伊朗在黎巴嫩的影响力,动摇了美国在该地区的根本利益。

世界病毒

【德】《明镜》5月4日

1918-1919年,全世界1/3的人都患上了“西班牙流感”,这种流感来势凶猛,造成5千万人死亡;1957年暴发于中国的“亚洲流感”导致上百万人死亡;1968年“香港流感”席卷全球,造成大约50万人死亡;1976年13名患病的美国士兵中1人死亡,专家担心1918年的可怖病毒再次出现,但后来发现是虚惊一场。这次危及全球的流感走势如何?专家认为目前还难以预测,如果死亡率维持现状,这次的流感将会是一般性的冬季流感。随着夏季暖热天气的到来,病毒较难传播,流感会暂时消失,但很有可能会在来年冬季更加凶猛地传播,暴发于1916/17年的“西班牙流感”就是如此,现在的H1N1病毒与当年的病毒非常接近。

最令专家担心的是,本次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结合产生新病毒,这种病毒的危害将十分巨大。

达蒂:请萨科齐做女儿的教父

【法】《观点》4月28日

如今,虽然达蒂已经不再担任法国的司法部长,其知名度却扶摇直上。近期,以达蒂为主角的传记几乎成为了畅销书的代名词。与达蒂当初的晋升相比,人们似乎对她的离职更感兴趣——这也许是达蒂的传记之所以畅销的原因。前不久,女记者杰奎琳·雷米撰写的新书《眼泪和睫毛膏》于4月下旬出版发行,此书是两个月以来第二本关于达蒂的传记。

今年1月,达蒂抱着刚出生几天的女儿佐哈,前往爱丽舍宫见萨科齐,要求萨科齐担任佐哈的教父。当时的情景令萨科齐很难拒绝,只好当场答应了达蒂的请求。终于,达蒂的出格行为惹怒了第一夫人布吕尼,当布吕尼得知此事时,勃然大怒,而萨科齐也已经受够了这位麻烦不断的司法部长,最终没有理会达蒂提出的继续担任司法部长的请求。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