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父母将半岁孩子送托,“心太大”还是“都挺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由家人亲自照料的孩子会得到更多关爱和安全感,欧美等国更加推崇个人独立性和社会化进程,鼓励孩子们尽早接触外界环境。
责任编辑:梁欣婷
(IC photo / 图)
近日,一对90后父母将仅6个月大的孩子送往托儿所的消息引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对于这一举动,有人表示担忧,认为父母“心太大”,也有人持支持态度,认为这是新时代育儿观念的一种体现,其实“都挺好”。
在国外,将婴幼儿送往早托班或日托中心早已不是新鲜事。国外早托班为什么那么流行?国内婴幼儿的入托率为什么很低?
国外早托很流行
在国内,一般来说,早托班接收的孩子年龄范围大约是从3岁到6岁,这个阶段是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时期,也是入园准备进入小学之前的过渡期。事实上,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将3岁以下甚至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幼儿送往早托班或日托中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014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一个由发达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国,3岁以下儿童的平均入托率达到34%。到了2016年,这一比例略微调整为33.2%,并有10个成员国的入托率超过了50%,其中丹麦的入托率最高,达到61.8%,比利时、冰岛、法国、以色列、荷兰、挪威等国家也接近60%。而在2020年的数据中,OECD国家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的平均值为36.1%。即使不同年份之间存在一些波动,OECD国家整体上仍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入托率水平。
在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主要分为幼儿园(Pre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