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焊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时刻丨N-TALK文学之夜

编者按:

贾樟柯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电影导演,其实他与文学渊源不浅,早在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之前,他就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小说。“他的作品把他从童年(起)山西故乡那个社会的变化、人,通过电影书写出来,他是个作家导演。”在2024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湾区)年度盛典上,贾樟柯的前辈谢飞如此评价。贾樟柯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除了小说,他也写散文和随笔,2009年他就出版了自己第一本书——《贾想》。作为他电影创作的补充,这本集子和他的电影一样,回应着社会变革中的生活与思想。2024年,贾樟柯执导的电影《风流一代》,更是颇具其作者导演风格的表达。在N-TALK文学之夜上,贾樟柯的故事,就从《风流一代》说起。

责任编辑:刘悠翔

的

由于拍摄工作延期,贾樟柯通过录制视频参加2025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南方周末资料图

南方周末的各位读者,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导演贾樟柯。说到文学与回忆,让我想起我制作《风流一代》的过程。这部影片是在2020年开始制作的,那个特殊的时期大家都经历过,我也跟所有人一样,平常过惯的生活,包括拍摄、国际旅行、聚集大家在一起聊天吃饭,这些好像突然都终止了。更主要的就是那样一个过去我们埋头往前走,匆匆忙忙的生活节奏突然被改变。我开始拥有大量的时间。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好像我们处在一个历史的关口,就是眼前的处境,以及这样的一个在家的状态,让我们往往会想到过去,很多记忆在脑子里面涌现。而同时也对这段时间结束之后的未来产生了非常多的想象,这里面也包括疑虑。

我在想这样的一个时刻,其实对于创作者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我突然想做一个焊工,把过去现在跟未来焊接到一起,这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时刻。对于创作来说,因为往往这样一个过渡阶段,或许说这样一个转型时期,它是稍纵即逝的。因为我们面对历史,面对记忆,往往我们能够记得是它的结。而这个过程中的渐变,只能靠我们的想象去弥补。

但是电影不一样,因为它可以实时地同步地记录这个世界真实的面貌,人的声音、面貌、表情、状态。如果我们今天去想象一个唐朝人走在街上的样子,是很难的,因为并没有活动影像存留下来。所以我当时就想到要制作《风流一代》。我从2001年开始,就在拍一部影片,叫《拿数码摄影机的人》。因为2001年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加入了WTO,北京申办奥运会也成功了。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中国经济也开始迅速发展,社会充满了活力,每个人都想出去闯一闯。那个时候我们就拿着摄影机来到了不同的城市,最后聚集在山西大同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