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语文还要背课文吗?丨议教

由于中高考按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排名来评价与选拔学生,基础教育各科目的应试化倾向难以扭转,语文教育的应试化倾向在过去三十多年时间中有加剧趋势。

随着AI的快速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也在推进“AI+教育”。但是,当前的“AI+教育”,在具体教学中往往演变为“AI+应试教育”,即用AI技术来服务刷题、提分、总结考点。

责任编辑:钱炜

2025年2月14日,学生们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凌空桥路小学举着刚刚领到的语文新教材。(视觉中国/图)

2025年2月14日,学生们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凌空桥路小学举着刚刚领到的语文新教材。(视觉中国/图)

“孩子已经背哭了,散文真的太难背了!”

“都AI时代了,如果说背诵经典古诗文,还能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提高文化素养,那背诵这么多的所谓现代文‘美文’,还有意义吗?”

以“小学语文课文难背”为关键词,在社交媒体上能搜到很多家长们诸如此类的讨论。

随着AI的快速发展,DeepSeek的广泛应用,一些家长质疑,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背诵现代文,既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与时代脱节。学生用AI很快就可生成一篇文采不错的文章,为什么要把作家原本就很个性化表达的文章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AI时代,还需要以背诵方式学语文,尤其是,还需要背那么多的现代文吗?

其实,早在多年前,语文教学中背诵太多的问题就引发过争议。后来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语文教师推荐,其中古诗文1-6年级有75篇,7-9年级有60篇(段)。虽说是“推荐”,但在具体教学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