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的教育诗
他一次又一次阐述,一次又一次说明,像骑在羸弱的马匹上冲向风车的堂吉诃德,更像这个时代最后一位极有使命感的抒情诗人。
吴先生的经济学体系宛如一首教育诗,他一个人做着开启民智,也开启官智的工作
许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吴敬琏先生为我们叙说的顾准去世场景。
那是1974年12月的一个晦暗的日子,吴敬琏守候在顾准先生的病床边,顾准艰难地说,打开行军床,休息吧。这应该是顾准先生留给吴敬琏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就在吴敬琏即将熟睡的时候,病房里忽然喧闹起来。吴敬琏迅速从行军床上跳下来,看见医生、护士正在紧急抢救顾准,插氧气,心脏起搏,一系列行动之后,顾准先生的心跳在吴敬琏眼前慢慢消失。
中国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吴敬琏说那是一个多么寒冷的夜晚,他禁不住浑身颤抖,仿佛寒冷浸到了骨头里。可事实上医院里有空调,医生们还穿着单薄的白大褂。吴敬琏先生后来说,那应该是一种内心的冷,顾准先生走了,自己再也没有说话的人。他推着顾准先生朝着太平间走,仿佛走到了世界的尽头。
按照李泽厚“救亡压倒启蒙”的历史陈述框架,吴敬琏先生刚好处在被启蒙主义遗忘的时代。事实上,早年的吴敬琏秉承家族情结,可能有一些实业报国的雄心。但当他进入青年之后,一个国家的激进与偏执同样将吴敬琏引到了迷途。他像那个时代无数的造反青年一样,曾经鄙视过传统,曾经批斗过教授。后来吴先生回想起这些荒谬的细节,脸上仍然泛起羞愧,他说,这是一种年轻的无知与狂妄。
问题在于,当更多的热血青年,甚至当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癫狂的时代里随波逐流的时候,为什么吴敬琏会突然走上理性之路?答案就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