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或不当妈,女性都会后悔吗?

母亲节,和所有人聊聊当妈的事

责任编辑:吴耀锋

温馨提醒:母亲节的祝福和礼物,你都有准备了吗?

去年母亲节,我们做了关于《母亲节,宜听妈妈的22个小秘密》的策划,让母亲节变成倾听妈妈们心声的好时机。今年,我们想把关注点放在那些“纠结要不要成为母亲”以及“成为母亲后”的女性身上。她们的思考本身,就是“选择是否成为母亲”的重要一步。

很多人说,这一代年轻人比起上一代更恐婚恐育了。然而在深耕情感领域的作家毛利眼中,“生育”是比“结婚”更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成为母亲,会给女性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变化?

母亲节来临之际,城市画报专访毛利,与她聊聊这本探讨现代女性的生育破局之选的新作《生女有所归》。希望能为处于“生育摇摆期”的你,解开一些“当妈”的困惑。

文章比较长,奉上索引

本文我们讨论了:90后的“生育犹豫期”/当代女性在生育议题上的两种矛盾/生育可以是人生PlanB吗/丁克=理想人生?/怎样的男性才算合格的“爸爸”?

看完这个专访,如果你对小说《生女有所归》“双女主”的故事感兴趣,也推荐你入手一本。

90后在生育的选择上更加谨慎

城市画报:在《生女有所归》动笔之前,您有没有在身边的朋友、年轻人当中做过一些小调查?大家的生育意愿大概是怎样的情况?

毛利:我对身边人的观察就是,90后相比起我们80后这一代,在生育的选择上会谨慎很多。他们的“生育犹豫期”是非常长的。80后结婚生小孩,其实还是会有一个思维定式,好像不怎么会想到“这件事我可不可以不做”。

但在90后当中,现在“不婚不育”的呼声很高。在我35岁生二胎的时候,周围还是会有一些比我年轻很多的90后,他们说到怀孕、生育对生活造成的困扰,我听了会很惊讶。比如他们结婚了,然后准备要生小孩,但是很多人下班回家已经八九点了。吃个饭、洗个澡一眨眼就已经12点了,根本没有心情。

城市画报:这么看来,工作时长对90后的生育意愿有着不小的影响。下班后没有自己的时间了,更何况是和伴侣交流的时间。以及网络新闻,比如女性生育损伤的报道,比如生育导致职场上的工作机会减少,似乎也在影响着大家的生育意愿?

毛利:还有一点是,一旦想到小孩子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