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盲盒,装的是爱情故事还是两元店的滞销品?
理性的消费者或许该停下来想一想:拆开盲盒的瞬间,我们得到的到底是什么?是别人真实的故事,还是刚编的剧本?又或者,我们只是在为虚无缥缈的情感幻想买单,最终拆开的不过是自己原本就挺干瘪的钱包?
“知道”告诉你,销售火爆的前任盲盒背后的深意。
责任编辑:刘韵珊
社交媒体上,很多开箱“前任盲盒”的视频都有惊人的播放量。一些人把前任留下的物品打包成盲盒,转手出售。单个盲盒十几块钱一个,如果把前任的东西全部打包,一箱价格上百元甚至几百元。销量竟然还不错。前任盲盒折射了现代人对爱情故事的永恒渴望,我们旁观他人的故事,试图从中寻找“爱的证据”:曾经有两个人,认真地为彼此投入过时光。
问题是,前任盲盒真是哪个前任留下的吗?你永远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真的前任物品,还是批发市场两元店的滞销品,是真的“爱情故事”,还是“刚编的故事”。
旁观别人的“爱情故事”
前任盲盒是一种将回忆与未知感结合的新兴商品,卖家将与前任相关的物品随机打包出售,里头可能塞着前任的旧毛衣、一起看过的电影的票根、热恋期的情书……有些卖家会贴心附上手写故事,讲述物品背后的点滴细节,让买家在触摸实物时,仿佛能看见他人爱情的轮廓。
盲盒的刺激性在于“未知”。买家在拆开盒子前,并不知晓自己会遇见怎样的故事,每件物品都像一把钥匙,轻轻转动就能打开某段封存的时光,可能让你笑出声,也可能心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