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农 | 鲁迅谈唐代文学

到晚年,鲁迅一度打算重写中国文学史,计划从上古写到唐为止,最后唐这一章的标题是《廊庙与山林》,论述的重点在唐诗。这部文学史他没有来得及动手就去世了。

责任编辑:刘小磊

韦庄《秦妇吟》卷子。

韦庄《秦妇吟》卷子。

鲁迅研究古代文学的成果,有些是专著,如《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有些是专题的学术随笔(或曰轻性论文),如《破〈唐人说荟〉》《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有怎样的区别》,有些是古籍整理,如《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嵇康集》,等等;另有大量的零星见解则散见于他的杂文、书信和谈话之中,这些成果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鲁迅对唐代的历史、社会和文学曾经下过很多研究的功夫,他曾经打算选取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来搞创作。先是准备写多幕剧《杨贵妃》,孙伏园回忆说,鲁迅的“原计划是三幕,每幕都用一个词牌为名,我还记得它的第三幕是‘雨霖铃’。而且据作者的解说,长生殿是为救济爱情逐渐稀淡而不得不有的一个场面”(《杨贵妃》,《孙氏兄弟谈鲁迅》,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后来这个设想有所改变,打算写成长篇历史小说,其结构据说是从玄宗被暗杀的那一刹那写起,在刀光里闪过他的一生,重点自然是先前和杨贵妃的故事。鲁迅认为玄宗业已看破了贵妃与安禄山的特殊关系,所以七月七日长生殿上,他只以来生为约,可见他们今生的爱情是已经完了。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下,当是玄宗授意军士们干的。到晚年他回忆起早年行乐的情形,不禁大为后悔,梧桐秋雨,就生出一场大大的神经病来,一位道士用催眠术为他治病,终于使他与贵妃相见,小说就在这里结束(详见郁达夫《历史小说论》,《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二期,1926年4月)。这个构思鲁迅曾向许寿裳、郁达夫、冯雪峰等友人谈起过,他们都觉得非常之妙。

为了撰写《杨贵妃》,鲁迅“对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性格,对于盛唐的时代背景、地理、人体、宫室、饮食、乐器以及其他用具……统统考证研究得很详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