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来“串门” :“一把手”看到的干部八小时外

有的地方叫“政治家访”,显得庄重;有的地方称作“书记家访”,突出主体;还有的地方取名“温情家访”。

厨房也是朱宏凌观察干部的一面镜子:“厨房整洁度,往往能折射出整个村的村容村貌。”

家访有不少益处,但也让领导干部陷入两难。一方面要执行组织要求,另一方面也需尊重私人空间。

责任编辑:钱昊平

2024年10月8日至2025年4月15日,五指山市委书记朱宏凌到全市58个行政村开展“书记家访”。(图片来源|五指山市政府官网)

2024年10月8日至2025年4月15日,五指山市委书记朱宏凌到全市58个行政村开展“书记家访”。(图片来源|五指山市政府官网)

“市委书记来家里做什么?”2024年底,王成辉接到这个消息时还有些纳闷:如果调研,不应该是去村委会办公室?

王成辉是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镇牙胡村党支部书记。从2024年10月8日起,五指山全部58个行政村的村支书陆续都在家中见到了市委书记朱宏凌。 

“去家里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是侧面了解干部的一个手段。”2025年4月22日,朱宏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近两三年来,这样的“串门”在各地不断出现。从市县部门局长到党委工作部门负责人,再到朱宏凌这样的党委“一把手”,都开始上门家访。2025年4月,云南迪庆州委书记罗朝峰更是实现了对全市厅级领导家访的全覆盖,引发广泛关注。

这项工作在各地的称谓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叫“政治家访”,显得庄重;有的地方称作“书记家访”,突出主体;还有的地方取名“温情家访”。

纪检监察部门也在一些地方组织过家访,目的是引导家属配合干部,做到“家庭助廉”。但党政“一把手”家访目的更为多元。

58位村支书,无一人离异

王成辉是2024年底的某天接到镇领导电话的,说市委书记要去家里看看,还特意询问家属是否在家。

听说家属在家,“书记第二天上午就来了,我们也没来得及做太多的准备。”王成辉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他只在桌上摆了两盘水果和几瓶矿泉水,桌旁放了四五把塑料凳,陪同朱宏凌的是镇党委书记。

王成辉以为书记只是到家里随便看看,特别是和家属聊聊,但没想到还叫来了村“两委”干部。他记得,大家围坐在圆桌旁,交流持续近一个小时,“书记主要是问和听,问的内容很宽泛,从家长里短到集体经济、从发展难题和干部建设。”

像去其他村支书家一样,朱宏凌只带着笔记本,没带任何其他东西,不像有些地市“一把手”那样揣着一封给家属的信。

“不要给干部太大的压力。”朱宏凌说,除了偶尔几次有市委组织部部长陪同外,大多数时候,班子成员中就他一人前往。

家访都安排在白天,但时间并不固定。朱宏凌通常会提前一两天通知要走访的村支书,有时也会临时起意。若在某个村考察项目结束后还有富余时间,他就直接去家访。他也没有制定严格的走访顺序。多数时候,他都是从市委办直接乘车前往。

在农村,村支书的住宅相对开放,谈话交流的场所可能在客厅,有时候就在屋前的院落。

根据朱宏凌的说法,他不准备具体的家访方案,但对各村情况心中有“谱”。这和他给自己定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